24H直播

美參議院一致通過對台新法 擬要求國務院解除台美交流限制

(圖/法新社)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美國聯邦參議院18日通過《台灣保證實施法案》,要求國務院定期檢視並更新美台交流相關的指導準則,並解除美方在對台互動中設下的自我限制。由於這項法案先前已在眾議院過關,待參、眾兩院確認通過文字一致版本後,即可由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簽署生效。

美國聯邦參議院於當地時間18日以一致同意方式,通過《台灣保證實施法案》(Taiwan Assurance Implementation Act),該法案為針對2020年《台灣保證法》(Taiwan Assurance Act)之修正案,將要求國務院定期審查、更新與台灣的交流準則,並須提出計畫解除目前美台關係中的限制。

在此之前,美國眾議院已在5月5日無異議通過該法案,後續待參、眾兩院通過文字一致版本後,即可送交川普簽署,讓法案正式生效。

根據美國現行法律,國務院對美台關係的指導準則僅會進行一次性審查,並向國會提出報告。未來新法上路後,國務院需在指導原則生效期間,每2年進行1次審查,並向國會報告。

新法案也規定,國務院提交給國會的報告中,必須說明該指導原則考慮哪些因素,例如國會認為台灣是透過自由公平的選舉組成的代表制政府所治理,以及解除台美關係中自我施加限制的計畫與機會。

我國外交部對此表示歡迎,並稱美方這項朝野兩黨一致同意通過的法案,將進一步加強台灣與美國的關係,「凸顯我們對自由、繁榮及自由開放印太地區的共同承諾」。

美國自1979年與我國斷交以來,便由國務院制定台美互動指導準則,與台灣政府保持非官方關係。2020年通過的《台灣保證法》,除支持對台軍售常態化外,也督促國務卿檢視美台交流原則。

2021年川普首次總統任期即將卸任之際,時任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曾宣布要解除台美交流中的「自我施加的限制」,包含取消美台灣官員所有交流限制等。拜登上任後雖恢復原本的指導準則,但也放寬美台雙邊官員往來限制。

而本次通過的《台灣保證實施法案》,2023年時曾在眾議院以壓倒性票數通過,但最終並未獲參議院通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