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癌友生育保存補助試辦審核數少 醫療團體盼落實知情權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癌症患者因部分療程可能破壞患者的生育能力,近期國健署開辦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統計今(2025)年9月1日至10月底,僅43名癌友通過審核。醫療團體認為,因為多數病患不一定知情,治療過程可能破壞癌友生殖能力,建議現行治療計劃書,應將生育環節納入評估,落實患者知情權。

生殖技術進步,凍精凍卵不只大幅延長生育年齡,更可能成為癌症病患的一線生機,近年不少癌症病患及早發現病灶投入治療,但隨之而來,守護癌症病人的生育權,也成為全球醫界重要課題。

國健署簡任技正林真夙表示,「為了讓有一些癌症病人,他們後續還是可以有生育的計畫繼續,所以我們就是實施生育保存的補助方案。」

國健署從2025年9月1日開始,開辦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針對18歲至未滿41歲乳癌、血癌個案,提供生育保存補助,截至10月底共43名癌友通過審核,不過仍然有癌友尚未受惠,醫療團體強調,應該落實知情權。

癌症希望基金會副執行長嚴必文指出,「中壯年的癌友尤其像你知道,乳癌其實是一個年輕化趨勢,那如果在她們的治療途中,她們沒被告知這樣狀況的話,其實她們會有很多的遺憾,那過往我們一直希望能夠把,等於是癌友生育諮詢,能夠放入這樣的一個品質認證中,可以讓醫院更重視這個項目。」

醫療團體認為,患者有知情、參與、選擇的權利,臨床團隊應該主動且充分告知,癌友生育保存相關資訊,因此建議現行對癌友的治療計劃書,要納入生育的環節、一併評估,甚至將這個項目列入醫院的癌症診療品質認證,才能落實。

生殖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張翊恩表示,「那這些部分化療可能會對他們的生育能力造成損傷,癌症種類的補助資格,再放得更寬一點會比較好。」

也有專家呼籲,應該放寬年齡、性別,採全癌全齡補助,守護癌症病人「生育權」,對此國健署則表示,目前是試辦計畫,後續會按照方案成過蒐集實證,再討論評估。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