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眾院通過臨時撥款法案 結束史上最長43天政府「關門」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美國眾議院在當地12日晚間以222票同意、209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臨時撥款法案,將提供政府資金至2026年1月30日。美國總統川普隨即簽署成法,正式結束美國史上持續最久的43天政府關門。
CNN報導,在美國政府停擺進入創紀錄的第43天後,眾議院在美東12日晚間,表決日前在參議院通過的臨時撥款法案,最終以222票同意、209票反對,通過提供政府資金至2026年1月30日,讓聯邦政府可重新「開門」。
根據眾議院投票結果,幾乎所有共和黨眾議員都投下同意票,僅有2人投反對票;民主黨眾議員則多數投下反對票,不過也有6人跑票投下贊成,另有2名眾議員未投票。
臨時撥款法案在參眾兩院均順利通過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隨即於12日晚間在媒體見證下完成簽署,讓法案正式上路。川普表示,這是一項「非常大的勝利」。
美國政府自10月1日起因預算案未通過而「關門」停擺,導致75萬名公務員被迫放無薪假,也使美國農業部停止向社會弱勢發放糧食券,衝擊底層民眾生計;其他像是美國國內航班等也都受到影響,像是本日就有超過900個班機被取消。
這項撥款法案由於不包含延長《平價醫療法案》中,能降低約2千萬名美國人健保費用的補助項目,因此遭民主黨參議員以壓倒性多數反對,先前一路卡關至9日才在參議院通過,送交眾議院審議。
李彥穎/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