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中壢後站斥資10億蓋滯洪池 地方指一場雨就半滿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解決中壢後站區域淹水問題,市府在中壢運動公園區段徵收工程區內新建滯洪池等設施,不過今(2025)年4月一場強降雨,滯洪池被路面漫過的水填到半滿,且黃屋庄溪至中山東路普仁橋瓶頸段改善困難,地方擔憂滯洪池完工後的排洪效能。

工程進行中,為解決中壢後站區域淹水問題,市府斥資10億9800萬元在中壢體育園區興建滯洪池等,預計明年12月完工。

不過今年4月一場強降雨滯洪池就半滿,且黃屋庄溪至中山東路普仁橋瓶頸段改善困難,地方擔憂響滯洪池完工後排洪效能。

中壢區普強里長江長榮指出,「滯洪池的水位滿了呢,它還是要留到水溝裡面來,我們的水溝,尤其這個流水斷面非常地小,下面還有瓦斯管及橋墩。」

大雨一來,里長和地方居民就擔心淹水,今年4月一場強降雨,短短半小時造成環中東路及往中壢方向區域大淹水,路面漫過的水也把滯洪池填半滿。里長說,滯洪池只是減緩淹水,不是治百病,建議上游增加水路引導改流。

桃園市新工處長呂紹霖說明,「整個用地的面積有2.1公頃,完工之後整個蓄水量相當於7.69萬噸,完工後可望解決中壢體育園區及周邊淹水的機率。」

新工處表示,工程進度達45%,完工後可降低淹水機率;另外上游規劃在中壢頂支渠旁設置截流箱涵,可將上游路面雨水截入新街溪,減少中山東路及環中東路淹水情形,預計明年底完成設計。未來在體育園區滯洪池與下水道完工後將布置智慧監控系統,發揮排水最大效益。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