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洵外洩文件曝光 台資安公司揭中駭客滲透內幕

台北的杜浦數位安全公司,是揭開這起迷霧的關鍵。杜浦數位安全首席分析師李庭閣介紹,「這是我們的分析中心,他們的日常工作,就是偵測資安威脅。」
工程師在Twitter發現一個奇怪的網址連結I-SOON,在這裡找到了577個檔案;其中許多是網路攻擊的技術資訊,可以侵入微軟和google的信箱帳號,也可以駭入並操控他人電腦以及手機。檔案裡面還有16000多筆員工的聊天紀錄,證明這家公司和中國軍方以及公安單位往來頻繁。
杜浦數位安全分析師張哲誠說道,「安洵文件能夠幫助我們理解,中國政府跟中國民間公司背後的生態系。」
捷克參議員費雪確認了畫面中這些安洵檔案,是捷克內部關於歐盟的重要文件;其中有些文件是在2022年的5月,是俄國侵略烏克蘭的2個月之後,當時歐盟正在考慮要不要對俄國實施經濟制裁,停止採購俄國的石油和天然氣。尤其是那個時候,捷克即將成為歐盟的輪值主席國,對議案有相當的主導性。
捷克參議員帕維爾費雪表示,「因為那能透露歐盟對俄國侵略,以及能源危機等問題的態度。」
安洵的整體策略是把捷克當作一個突破口,企圖從這裡進入歐盟其他國家。在台灣,他們鎖定了政大的學術網路。
立法委員王定宇認為,「政大、台大這裡是在台北的核心,那我們的中央研究院,其實這裡還有一個屬於軍事單位,這裡有新竹科學園區,主要的晶片在這裡。」
安洵公司不只竊取資訊,還販售一套產品,叫做「推特輿情導控系統」,特別適合給公安機關做輿情導控,而且還可以駭入目標用戶的帳號,操縱這個帳號。
前中國廣州黃埔區刑警鄧海燕表示,「其實他的核心目的就是這幾個字,這7個字『互聯網(網路)輿情治理』,來獲取訊息,掌控公民的一些在互聯網(網路)上的活動。」
遊行民眾喊道,「我們只要政府做事。」在2023年12月台灣發起了一場遊行,抗議政府引進印度移工。
抗議民眾指出,「滿多年輕女性她們發表對這個引入印度移工的擔憂,對台灣政府不信任。」
到底這個活動與這把怒火是怎麼燒起來的呢?NHK團隊採訪了台灣民主實驗室,源頭就來自於這篇文章在Dcard、X各個社群媒體廣為傳播,分析師觀察追蹤網民的留言,並指出其發現。
台灣民主實驗室分析師林逢凱表示,「講說為什麼要跟印度人合作而不是跟中國人合作,然後還有缺心眼這個詞也是,它不是台灣的用語,比較像是中國用語,誰會想要操作這件事情?有一定的可能性,其實是中國想操作的。」
真假資訊變化難測,台灣在2024年成立了認知戰研究中心,日本與北約的網路防禦中心合作加強聯防。紀錄片在最後提出警語,「我們的技術與政治知識,足以應付這場挑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