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叫車平台普遍收「取消費」 消基會籲訂統一收費標準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以手機使用叫車平台雖然機動性高,不過消基會近期接獲投訴,有消費者叫車時司機沒有在指定地點停靠,等待超過一定時間後認定消費者未出現,就直接收取「取消費」而引起爭議。消基會表示,幾乎各平台都有取消費的制度,呼籲主管機關應訂定統一的規範標準。對此交通部表示,將要求各公路主管機關督導各業者,將收費內容確實納入「營業計畫書」提報,相關費用應對等合理。

不論是通勤或外出,隨時使用叫車平台就能在指定地點搭車,便利性高,但也衍生消費糾紛。

消基會接獲民眾投訴,在搭乘Uber時,司機未依指定地點停靠,由於平台採用衛星定位難免出現誤差,但系統仍會顯示「司機已抵達」,乘客在原地苦等超過5分鐘後,司機取消訂單,乘客因此被收取取消費。

消基會秘書長陳雅萍指出,「業者的片面規定,是不是在法律上面來講,我們是以業者的定型化契約,如果違反誠信原則,我們覺得這應該是無效。所以針對業者這樣幾分鐘的計費標準,業者應該有更明確的讓消費者知道,這為什麼是這樣的訂定方式。」

對此Uber回應,乘客超時抵達上車地點時,合作車隊可能會收取一筆取消費用,補償駕駛為投入的時間與成本。行程取消費用的收取由合作車隊向主管機關申報,也充分揭露在合作車隊的旅客運送契約。

乘客趙先生認為,「公告之後,那我在使用這個服務,我知道會有這個產生,這樣是合理的。」

旅客張小姐也表示,「讓他這一趟,譬如說短時間不會空跑,我覺得合理。」

消基會指出,取消費規範各有不同,像是Uber是乘客在預約行程後超過3分鐘,且合作車隊已派車才取消,乘客就需支付取消費;yoxi則是自今(2025)年1月起實施「若乘客取消或超過3分鐘未上車需支付40元」,若為「預約行程」取消則收費更高;Line Taxi規範在司機抵達後取消,或司機等候3分鐘未見乘客上車,皆收取40元,機場專車取消費更高。

台北市計程車駕駛員職業工會發言人李威爾回應,「取消費用的機制並不是為了要去懲罰消費者,而是希望藉由這樣的機制去提醒消費者,今天你叫車之後,要負起叫車的責任。」

消基會呼籲,對於取消費主管機關應積極介入,制定統一的額外收費標準,避免業者任意訂定,並督促業者建立有效申訴機制,讓消費者在權益受損時可以獲得救濟。交通部回應,相關"消費用須納入營業計畫書內,由主管機關同步審查收費合理性,後續將再函請各主管機關,進一步檢視情況。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