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環境部推「紡織循環」 單一材質有利回收再利用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在快時尚的潮流下快速汰舊換新,也讓廢紡織品成了頭痛的問題。要大家少買衣服可能辦不到,環境部轉而推動「紡織循環」,鼓勵製作或購買單一材質的服飾,將來容易導入回收體系,有利於回收再利用,延長產品生命週期。

身穿灰色西裝外套與長褲,衣領有紅線妝點、鈕扣仿貝殼色澤,遠東商銀員工身上穿的制服,是寶特瓶回收再製的,布料看起來很挺拔,員工說透氣又防皺,接待客戶能常保正式感。

遠東商銀資深協理洪玲君表示,「它不會皺,所以你就是整體的形象,對外、對客戶,都是觀感很好。」

套裝上的鈕扣、縫線通通是單一材質,從事紡織的業者表示,過去的金屬拉鍊,現在也可以用循環聚脂纖維來做,將來衣服不穿了回收,可以整件再利用,重複使用原料又能減碳。

新光紡織公司資深專員謝沂偉說,「這些(回收製成)母粒,它其實不只可以做成布,可以再去做成像是汽車,或者是絨毛玩偶裡面的一些填充料,可以去減少58%左右的碳足跡。」

環境部希望推動可循環再製的紡織品,因為在快時尚推波助瀾之下,國內舊衣回收量逐年攀升,去(2024)年達每年8.2萬公噸,4成會繼續二手衣交易,但三分之一降階使用,更有24%焚化掉,最難處理的就是拼接材質的服飾。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長賴瑩瑩指出,「我們一般的衣服大概都會有3、4種材質以上,特別說我們可能有些金屬的釦子或者是配件,那這會加重我們回收不容易性。」

快時尚引發助長過度消費與污染環境的批評,法國在6月立法通過,針對部分快時尚品牌,要求要公開衣服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若不夠永續,每件還可能被處10歐元罰金。不過環境部表示,國內會以循序漸進來推動循環紡織品,先鼓勵引導產業,使用一定比例的再生纖維。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