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林試辦全人整合照護成效佳 健保署將擴增至7縣市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整合照護模式,衛福部健保署在花蓮縣秀林鄉首創推動「全人整合照護」試辦方案,在當地推動成效良好,今(2025)年更將挹注3億元經費擴增到7縣市、9個偏鄉地區試辦,預計今年底全數上路。
為了提升偏鄉離島地區就醫可近性並提升照護品質,健保署從2004年起創全國先例在花蓮縣秀林鄉試辦「全人整合照護方案」,把秀林鄉衛生所打造為智慧型衛生所,民眾就醫時醫療人員還可針對民眾健康促進、預防保健或社區照護進行服務,今(2025)年更率先導入電子處方箋,民眾只要拿起手機就可以到藥局領藥。
花蓮縣秀林鄉衛生所主任田惠文表示,「他生什麼病就給他什麼處置、治療,那他需要什麼樣在家庭的協助,在社區裡面透過文化我們怎麼樣照護他,這個也是我們的重點。」
此外,為了讓民眾提早預警、聰明管理慢性病,健保署今年上半年和業者合作,在健保署健康存摺APP中導入AI風險分級,民眾利用手機鏡頭掃一下餐盤食物,系統就會計算出熱量,並透過雲端讓醫療院所人員知道哪些是潛在健康風險的患者。
智抗糖創辦人兼執行長鄧居義指出,「遠端的醫生、衛教師和營養師就可以看到同樣的資訊,那在病人回診的時候或者是即時的時間,即時的透過我們的平台給病人反饋以及更多的照顧。」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回應,「利用它們的算力來協助我們,那如果可以形成一些預估模型,或者是讓病自己在他的資訊上面,還有他的醫師在資訊上面,可以知道他的高風險如何可以改善,那這個部分正在努力當中。」
衛福部強調,偏鄉交通不易,照護上特別需要導入科技,因此今(2025)年起「全人整合照護計畫」除了原本的花蓮縣秀林鄉,另外也新增連江縣北竿鄉、桃園市復興鄉、高雄市桃源區、那瑪夏區及茂林區,嘉義縣大埔鄉、宜蘭縣大同鄉、南投縣信義鄉等,共7縣市9個點擴大試辦,預計照護人數約3萬人,健保將挹注3億元,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整合照護模式。
蔡思培/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