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高溫逾38°C 醫師提醒水分不足易熱傷害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受到太平洋高壓影響,各地高溫炎熱,今(21)日最高溫出現在台北市信義測站,下午1時30分測得38.8度高溫,內湖測站也有38.1度,而醫師則警告,在高溫環境中,民眾若水分攝取不足,很可能導致熱傷害,尤其是熱中暑可能造成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一名外送員日前疑似因天氣炎熱,導致身體不適,突然跌坐在木新派出所前面,所幸警員發現將他緊急送醫才化解危機。
北市文山第一分局木新派出所所長黃振綱指出,「他當時的臉色非常蒼白,同事就先給他喝水,然後順便幫他叫救護車。」
氣象署週四下午針對雙北、桃園等5縣市發布高溫警示燈號,而週四最高溫就出現在台北市信義測站達38.8度,其次是內湖測站的38.1度。
氣象署預報員黃恩鴻表示,「明天的話預估在西半部,普遍就是34、35度左右,東半部大概31到33度,那特別可以看到是在大台北及中南部的近山區,局部溫度會來的更高一些。」
氣象署表示,受到太平洋高壓影響,未來一週各地溫度偏高,週五針對台北市發布38度紅色高溫警示燈號、新北市36度橙色燈號,台南市則是黃色燈號;而醫師則提醒,民眾在高溫環境中,若水分攝取不足又大量流汗,很可能導致熱傷害,嚴重的話可能導致熱中暑,造成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蔡明憲說明,「中樞神經原本調控熱,後來不能再調控了,那就溫度一直爆高到40幾度,那個就馬上會掛掉,那個時候就要趕快緊急降溫,所以有發現到就要趕快,一定要想辦法把他降溫,冰塊就是水趕快把他降溫就對了。」
而根據衛福部統計,8月1日到20日為止因熱傷害就診共有376人次,醫師提醒,三高患者是熱傷害高危險族群,因為本身體溫調節能力較差,加上有些藥物會影響排汗、排尿,無法將熱氣散出去,因此當出現噁心、嘔吐、心跳加速、意識混亂、昏迷等症狀時,就要趕緊設法降溫並及時就醫。
吳仲安/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