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國研院開發「高樓強震預警」 住戶可提前數秒掩護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有些地震震度並不大,但是卻有些高樓會明顯搖晃,主要是出現共振效應,為此,國家實驗研究院的國震中心開發出「先進高樓強震預警系統」,在地震震波來臨之前,可為高樓住戶爭取到幾秒時間,事先掩護,另外震後也可立即警示,若是結構有問題會亮紅燈,建議人員盡快撤離。

來到國震中心地下室,可見地上、柱子旁設有感測器,另外一頭梁柱接頭的天花板也有一顆,只要地震來襲,就能馬上偵測出搖晃情況。

國震中心結構監測與控制組長趙書賢表示,「有震動的話,它都會感測得到,像這顆是蠻敏感的,那像我們隔壁如果在施工的話,其實有一些震動,我們都量測得到。」

不只地下室,國震中心的頂樓與各樓層,都加裝感測器。

國震中心結構監測與控制組長趙書賢指出,「希望量測樓板的兩個水平方向,還有它扭轉方向的反應。」

國震中心研發出「高樓強震預警系統」,加裝感測器,可向高樓住戶發出警報,有些地震雖然震度不大,但有些高樓卻搖晃得特別厲害,就是因為產生共振效應。

國震中心主任歐昱辰說,「搖動的來源(地震)的這個震動頻率,如果接近這個被震動的結構的頻率,建築物結構的反應會有放大的效果,這個叫共振。」

在地震震波來臨之前的幾秒鐘,系統就會發出警報,高樓住戶收到通知,可以馬上趴下掩護、避免被掉落物砸傷。

另外,以年初發生在台南的楠西地震為例,預警系統可以提供數秒的預警時間,讓產業得以迅速應變。

國震中心結構監測與控制組長趙書賢表示,「像是震前預警,它如果收到預警訊息,它可以緊急做一些自動化的作為,可以幫助它減少很多損失。

預警時間的長短,要看震央離建築物的距離遠近,越遠、預警時間越長。另外地震之後,系統也可以偵測建築物結構損害情形,發送紅黃綠燈,紅燈代表建築物有嚴重損壞,人員應趕緊撤離。目前裝設的成本,以20層樓、每層樓6戶來預估,1戶約分攤2萬元。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