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狗狗透過訓練後,可以用嗅覺偵測出人類是否患有帕金森氏症。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有助於未來開發出快速、低成本的檢測方式,讓患者能及早診斷出是否罹病。
本(7)月一項新研究發現,受過訓練的狗可透過嗅覺識別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皮膚採集樣本,且敏感度(sensitivity)達80%、特異性(specificity)更高達98%。研究人員指出,可望未來藉此發展低成本、非侵入性的檢測方式,讓患者能及早發現與治療、減緩病情惡化。
這項研究是由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 )獸醫學院的Nicola Rooney等多位研究者合作,共使用了205個帕金森氏症患者皮膚採集樣本,並對2隻參與實驗的狗進行38至53周的訓練,研究成果已刊登在期刊《Journal of Parkinson’s Disease》。
這項研究共使用了40個實驗組、60個對照組樣本進行雙盲測試,2隻狗皆表現出高敏感度和高特異性,正確識別出有帕金森氏症者樣本的機率分別是70%、80%,並有90%、98%的機率能確認非帕金森氏症者並無此疾。
科學月刊編輯委員廖英凱協助綜整該領域研究指出,這項研究有助於開發出快速、低成本的篩檢方式,例如可讓訓練過的狗去安養院作初步篩檢。過去也有許多透過狗的嗅覺偵測出疾病的研究,如肺癌、前列腺癌和大腸癌等相關研究,而這些研究基礎均建立在1970年一份關鍵研究——指出氣味可能帶來的醫學診斷價值。
不過,針對此類偵測方法,也有研究持保留意見,認為狗可能受到本身習性的影響,如對測試感到無聊、疲勞等,甚至可能因為飢餓而干擾結果。此外,相關研究並未確認這個研究結果的機制、狗的動機為何。
該研究限制也提及,由於實驗只透過2隻狗、100個樣本進行研究,解釋力可能有限,因此研究者也提到,此一方法還不能用於作最終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