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稅尚未公布 民間報告顯示5成企業已受影響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美關稅至今還沒公布,讓產業憂心忡忡,民間版衝擊影響評估小組今(21)日公布期中報告,受訪的238家廠商當中,有超過5成認為已受到美國擬課關稅的直接影響;如果模擬關稅達到20%,超過半數的企業營收將減少1到3成。評估小組建議政府要從穩定匯率、穩定供電等方面下手,降低衝擊。
台美關稅持續談判,稅率仍是未知數,讓產業憂心忡忡。民間版衝擊影響評估小組21日公布期中報告,受訪的238家廠商有超過8成是20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超過5成認為已經受到美國擬課關稅的直接影響;如果模擬課徵幅度達20%,超過半數企業預估營收將減少1到3成。
政大經濟系兼任教授林祖嘉指出,「認為被影響是已經到了一半,尚不確定的有28%,所以這加起來將近8成會受到影響,營收下降、原物料成本的增加、客戶轉單還有對美的出口量減少。」
前台大校長管中閔則表示,廠商面臨5大難題,包括匯率劇烈變動、電價上漲、AI跟綠色轉型門檻高、缺工跟政府協助政策的資訊落差,其中匯率不單只影響對美出口的廠商,而是所有出口廠商都會被衝擊。
民間版衝擊評估小組召集人、前台大校長管中閔表示,「穩定匯率是希望政府可以放在心上的一件事情,另外廠商都大比例的希望政府針對能源政策要有根本上的檢討,確保電力供應穩定。」
民進黨立委賴瑞隆質詢指出,「會不會回復到這個32%的這樣狀況,部長現在談的最新狀況怎麼樣?」
經濟部長郭智輝回應,「我們現在還在談判中。」
賴瑞隆追問,「副院長到美國去再次去談了是嗎?」
郭智輝回答,「這個是第4次吧。」
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談判小組的方向就是對國內產業有利的原則;學者認為,外界推測協商可能包含非貿易障礙,例如放寬美牛、美豬、美國農產品甚至是基改食物,未來若簽署法律文件也需向國會說明,談判過程若不能完全公開也應盡早與立委溝通,讓關稅及早塵埃落定,產業能趕快因應。
吳仲安/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