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設「歡樂頌」公路 車輪經過減速帶就響起音樂
這個月初,1353名音樂家聚集在德國,組成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弦樂團,共同演奏貝多芬的《第9號交響曲》其中象徵團結與希望的知名片段「歡樂頌」,打破金氏世界紀錄。而這首歌也已經在1985年經由歐盟各國決定,成為歐盟的官方歌曲。

世界紀錄弦樂團成員科特根表示,「上一次演奏是70年前在學校的樂團,那時候我們的人數很少,現在很多,我很開心現在有那麼多年輕人加入,感謝上天,有這麼多的年輕世代湧入。」
現在,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東部的一條約1公里長的公路路段,汽車只要經過最右側的緩衝墊交通減速帶,就會發出歡樂頌的旋律。而這裡也已經成為民眾相爭錄影、拍照和打卡地點。
之所以會有這麼特別的地方,是當地政府為了將藝術融入生活中,特地與富查伊拉美術學院合作設計而成。富查伊拉美術學院說,經由他們的計算,汽車駕駛以每小時約100公里的速度前進,就會有音樂速度120的最佳旋律和效果。
阿聯富查伊拉美術學院院長赫法提說道,「我們所用的材料跟道路建材一模一樣,沒有額外選用這裡沒有的建材,也沒有使用路標用的或其他建材,建材一樣但又有所不同,純粹是因為凹凸的厚度不同,因為差別越大,凸的厚度就越明顯,這就是整個原理。」
雖然音樂公路在伊朗、南韓跟日本等國家都有類似的設計,阿聯並非首例,但富查伊拉美術學院堅信,這是阿拉伯世界的第一條,而且駕駛們在踏上這條公路時,還會刻意放慢車速,感受「歡樂頌」的旋律。
赫法提說明,「美術學院的角色就是以有效的方式在社會上傳播藝術文化,除了教育社會了解藝文的重要性,也將這樣的文化知識傳遞給小朋友,為此因而有這樣的計畫,將音樂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也讓路過的民眾有享受音樂的機會與體驗。會以貝多芬的音樂是希望民眾能從不同文化中獲益,藉由發展這項計畫分享藝文,並且關心不同於本國的文化。」
富查伊拉美術學院說,選用德國的古典音樂來傳遞藝術文化,雖然也曾被民眾質疑,這樣是否能代表阿聯的文化,但藝術是無國界的,藉由探索不同的藝術文化,來重新認識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