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逾半數顏損者求職遭不友善對待 陽光基金會促職場臉部平權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畢業季來臨,許多社會新鮮人準備踏入職場,不過根據陽光基金會調查發現,有超過半數「顏損者」表示,求職過程遭遇過不友善對待,包括被要求揭示「疤痕」或「胎記」等不當提問,將持續推動「職場臉部平權服務計畫」,也呼籲企業招聘新人時,不要因為外貌設限,讓有能力的顏損者,也有機會一展長才。

40歲的劉志仁,有先天性「動靜脈畸形血管瘤」,右臉明顯腫脹,從小他就因為外貌常遭受異樣眼光與嘲笑,不過他個性樂觀,大學時期他到燒烤店打工應徵,老闆沒有詢問病況就直接錄取他,讓他得以用半工半讀方式完成學業。

顏損傷友劉志仁說,「因為是燒烤店嘛,然後有木炭,老闆也跟我講了危險性,然後也說那沒有關係,我們可以先試試看。」

但是多數顏面損傷患者並非這麼幸運,根據陽光基金會2024年調查發現,超過5成顏損者在求職過程中曾遭遇不友善對待,包括被要求揭示疤痕或胎記等不當提問;2025年調查也發現,女性18到29歲年輕族群以及有外貌困擾者,較常在求職時被歧視,凸顯特定族群承受的壓力與不平等對待。

陽光基金會執行長舒靜嫻指出,「每個人無論外貌如何,他都應該要有被尊重的對待,以及擁有追求夢想還有自我實現的機會。」

三商餐飲經理洪以倩表示,「我們有450個通路,全省大概就是我們看到就是9大的品牌,都可以提供一些工作機會,所以我們就想說這些傷友其實或許有機會,可以在職場上面發光發熱。」

陽光基金會表示,將持續推動「職場臉部平權服務計畫」,提供顏損者實習與就業機會,也呼籲企業招聘新人時不要因外貌設限,打造多元共融環境,讓有能力的顏損者也有機會一展長才。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