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演習首日模擬灰色地帶襲擾 首見召集2.2萬後備軍人
宜蘭蘇澳港口不平靜,船艦進港進行戰力整補,漢光41號演習9日正式登場,今(2025)年規模長達10天9夜,創下史上最長,聚焦「無劇本、有想定」,操演內容前推,首日針對中共灰色地帶襲擾,要進行二級、一級加強戒備。
海軍船艦待命,做好緊急出港的準備,巧的是中科院快奇專案的攻擊無人艇,也被直擊現蹤蘇澳港,疑似展開測試。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所長蘇紫雲表示,「快奇專案的一些無人艇這次也出港,推估應該是在進行相關的測試,用來輔助對應這種中高強度灰色地帶襲擾。」
位在基隆港的「航艦殺手」萬江艦,隨時準備出擊。今年漢光演習從灰色地帶襲擾、聯合反登陸,拉長到持久戰,演習也將結合實施台北、台中、台南的城市韌性演習,外界解讀國軍首度模擬共軍順利登島,攻入城市,考驗軍民合作。
國軍需要後備部隊,作為常備部隊的後盾,今年大陣仗動員2萬2千名後備軍人,負責戍守大桃園地區的陸軍206旅,進行全旅動員,有近3000人投入演訓。
國防部長顧立雄親自視察14天新制教召,關切召員能否迅速恢復戰力,教召內容除了常見的機槍、60迫砲訓練,也罕見的加入戰術討論。
班長對召員說,「先把你們每一個人,你們這邊,總共一個班所有人的位置全部分配完之後,然後再去推,再去推每一個人守的重要點在哪裡。」
召員圍在一起進行戰術討論、繪製射擊圖卡,確認自己的防守範圍、完成兵力、火力配置;另外,也比照常備部隊,納入限制空間戰鬥,讓後備部隊具備城鎮戰的作戰能力。
記者黃子杰報導,「這次教召的亮點之一,就是演練限制空間戰鬥,由多名召員組成小隊進入到這個狹窄的空間,考驗他們如何分工合作,也符合現代戰爭所需。」
全球防衛雜誌採訪主任陳國銘指出,「以前只有特戰部隊或現役部隊才有的,比如說限制空間戰鬥,沒想到這次在召員的後備複訓中,也由教官來施教,我覺得這部分來講,是有助於提升我們部隊戰力。」
負責授課的班長還具有EMT初級緊急醫療救護的證照,現場演練戰傷救護,透過實戰化訓練,厚植後備部隊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