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博物館「無名老鼠屋」特展 匿名藝術家街頭打造微縮世界
展場內的民眾在角落或蹲或趴,好奇地對著牆角張望窺視,這是瑞典南部隆德舉行的「無名老鼠屋」微縮模型展,展覽主題是各式各樣高度不及膝蓋、精巧可愛的老鼠洞小屋。
其中一組作品「蟬鳴藥局」,燈火通明之下,店裡可見到小巧細緻的藥瓶、書、牙籤和棉花棒,就像是從童話世界走出來的場景。
打造「無名老鼠屋」的其中一位藝術家南森說,「很高興能看到70歲老人拄著拐杖,在旁人攙扶下蹲下來看展,屁股翹得老高,每個人都像找回了心中的小孩,這感覺非常值得。」

展品中,2018年完成的作品「毛毛長存理髮廳」雖然不大,不少人還是很樂意趴在地上,細細感受它的迷人氛圍;嵌在樓梯間牆上的「林登克羅南報社」更加精緻巧妙,報社裡的迷你桌椅、檯燈,印刷器材全都做得維妙維肖,屋外還有一個美麗的復古鐘。
此外,2020年的作品「瑞可塔唱片行」,每張老鼠唱片的封面設計有模有樣,一點也不馬虎,讓參觀者們為它排起了隊。
另一名打造「無名老鼠屋」的藝術家魏斯特洪指出,「我們做這個已經9年了,這個想法是慢慢形成的,我們就是想一起做些什麼、一些我們小時候想在街上發現的東西,就像生活裡的小魔法。」

「無名老鼠屋」這個專做微縮模型的藝術團隊,跟英國知名塗鴉藝術家班克西很像。團隊成員表示,靈感發想是2016年在法國蒙馬特街頭;同年的一個冬夜他們做出第一件匿名作品,並將它悄悄留在瑞典馬爾默街頭。
此後團隊每年都會創作兩到三件作品,像是放在斯德哥爾摩的甜點店、英國曼島的城堡以及加拿大魁北克的廣播電台等。團隊成員每次也都會留下一個可愛的老鼠頭像圖案簽名,有媒體因此戲稱他們是「鼠界的班克西」。
瑞典馬爾默居民漢瑪根說,「這幾年我一直在馬爾默關注『無名老鼠屋』,我總是很想發現他們的作品。」

2025年春天,「無名老鼠屋」團隊中的瑞典雙人創作者南森和魏斯特洪決定對外公開身分,同時結束這個為時9年的匿名創作計劃。這次在瑞典南部隆德博物館的展出,就集結了他們幾個重要的作品,展場中也有他們的設計草圖以及創作資料,讓參觀者一窺兩位藝術家的創作歷程。
策展人尼爾森指出,「因為作品都藏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有的在地下室、有的在陽台等等,希望參觀者來到博物館,都能在隱藏的微型世界裡找到歷險感受。」
南森也說道,「最美好的是,這些是為孩子們打造的,我們多數人都跟老鼠生活在平行世界。」
魏斯特洪認為,「這場遊戲的一部分,就是認真地做一件有點蠢的事情。」
雖然「無名老鼠屋」的系列創作,已隨著兩位匿名藝術家公開身分劃下句點,但這對童心未泯的創作者,擁有源源不絕的想像力,說不定未來還會再發想新的遊戲與世界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