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柬國前總理通話事件延燒 泰總理貝東丹遭憲法法庭裁定停職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泰國總理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因為與柬埔寨前總理洪森通話內容被控違憲,泰國憲法法庭今(1)日裁定,暫停貝東丹總理職務進行調查。貝東丹未來若正式遭解職,將成為繼前任總理賽塔後,連續第2位被解職的泰國總理。
《紐約時報》報導,泰國總理貝東丹因與柬埔寨前總理洪森(Hun Sen)的通話內容爭議,遭36名國會議員指控違反道德規範及違憲,並提出免職請願案。泰國憲法法庭今日以7比2表決通過,裁定暫停貝東丹的總理職務進行調查。
BBC報導指出,貝東丹可在15天內提交證據為自己辯護,但在憲法法庭做出是否解職的最終判決前,貝東丹將持續被停職。
貝東丹6月15日針對泰柬邊界日前發生的衝突,運用她所屬的戴克辛家族與柬國洪森家族的交情,和洪森進行私下電話會談,但通話錄音檔被外洩,內容顯示貝東丹不僅稱呼洪森為「叔叔」、答應洪森所有要求,還貶低事發當時負責的泰軍指揮官。
此舉引發泰國反對黨抨擊貝東丹有損國格,也有群眾上街抗議,要求貝東丹下台,聯合政府中的第二大黨「泰自豪黨」更為此宣布退出內閣。
若憲法法庭最終裁定解職,貝東丹將成為繼前任總理賽塔(Srettha Thavisin)後,泰國連續第2位被解職的總理。賽塔和貝東丹同屬為泰黨,在去(2024)年8月因任命曾賄賂法官的律師擔任內閣官員,遭憲法法庭解職。
《紐約時報》指出,38歲的貝東丹自去年上任以來,一直被視為父親、前總理戴克辛(Thaksin Shinawatra)的傀儡。戴克辛一度因國內軍事政變流亡海外,2023年才返回泰國,但再被以冒犯君主罪起訴,若定罪最高可能遭判15年有期徒刑。
李彥穎/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