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遏止營建產出物非法棄置 最高刑度擬增至7年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過去稱為營建土方、現在更名為「營建產出物」,8年來成長75%,非法棄置問題嚴重,法務部近年查扣超過25億元的犯罪所得。為此環境部、內政部、法務部攜手,除了修法將刑責最高刑度從5年提高至7年,內政部也盤點國有地作為土資場或填埋地,或送往四大區段徵收計畫,及6商港與工業區去化。

「營建產出物」像是磚塊、混凝土塊,經處理後可回填,不過像是新竹棒球場的回填物,還夾雜垃圾、鋼筋廢料、大石塊,就是違法填埋,業者濫倒屢見不鮮。

法務部統計,破獲的案件數3年來成長為3倍,近6年來查扣犯罪所得更達到25.6億元,環境部為此要修法加重刑責。

環境部長彭啓明說:「現在的刑度最高是5年,未來我們會提高到7年,而且組織犯罪的主謀可能不得緩刑。」

杜絕棄置,環境部將要求車輛全部加裝GPS,並強化智慧圍籬,透過AI辨識、勾稽等。內政部則貢獻土地,盤點2321處國有地、80處開發區,評估作為土資場或掩埋地。而四大區段徵收計畫區,包括社子島、桃園航空城,與6處商港與工業區,都將作為去化處。

內政部長劉世芳指出,「經過8年以來,已經成長到4千多萬方,多出了75%,大概是有2萬多座的國際標準游泳池的體積。」

內政部提出的「有去處解方」,高達7成7是去化於商港及工業區,難道用丟入海中的方式解決問題?

內政部國土署長吳欣修回應,「它必須要經過加工再處理才行,我們講的剩餘土石方料,也有一些經過粉碎它的粒徑,已經符合標準可以填埋的。」

環境部表示,回填的營建產出物有明確規範,只能是有處理過的磚塊、混凝土塊或瓦片等,要是出現廢金屬或垃圾都是違法的。面對政府提出政策,相關處理業者表示,提高執法強度有助於保障合法業者。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