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利諾科鱷魚瀕臨絕種 委內瑞拉與動物園合作拚復育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委內瑞拉一群生物學家正在復育非常稀有的奧利諾科鱷魚,他們和動物園合作,先讓鱷魚蛋孵化之後,再把小鱷魚放回野外。必須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盜獵情況太猖獗,這種鱷魚在野外已經剩下不到100隻。
工作人員一放手,鱷魚就頭也不回地消失在河水裡。這些鱷魚是原產於委內瑞拉的奧利諾科鱷,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鱷魚之一,最大可以超過6公尺長、400多公斤重。
不過,由於鱷魚肉可以吃、皮革可以賣錢,盜獵情形相當猖獗。目前這種鱷魚已經瀕臨絕種,在野外剩下不到100隻。
一群生物學家發起復育計畫,他們在棲息地長期蹲點,採集鱷魚蛋。同時和動物園合作,在人工環境下孵化鱷魚蛋,並且照顧小鱷魚到1歲左右才野放,每年大約有200隻鱷魚回到棲息地。
動物園園長潘廷說:「我們開始和研究機構合作一開始協助野放,後來也在動物園繁殖。」
只不過想要復育成功就必須和時間賽跑,鱷魚回到棲息地以後,仍然有可能成為盜獵者的獵物。
生物學家赫南德茲表示,「問題還是一樣,有人為了食物獵殺牠們,還吃掉牠們的蛋,即使我們復育鱷魚,獵捕的壓力還是在。」
委內瑞拉國情特殊,許多專家因為政治壓力而出走,許多農村居民則會因為貧窮而捕食野生動物,這都讓保育工作加倍困難。
但對許多工作人員來說,可以近距離觀察這些生命成長,隨後回歸大自然,依然是奇妙的經驗。有人表示,即使這樣的行動可能效果有限,他們仍會盡最大努力來保護這些生物。
楊宜珊/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