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發函全台大專校院,114學年學雜費調幅為0.7%,學校若有意調幅,可提出申請。若以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平均每學期學雜費去算,1學期可漲179元和347元。有私大校長說,大部分學校可能都不會申請。
辦學成本增加各大專很有感,但教育部公布114學年學雜費調幅基準0.7%,以公立大專每學期平均學雜費2萬5503元去算,可漲179元,私立大專每學期平均學雜費4萬9615元,可漲347元。
私立大同大學校長,也是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何明果說,應該多數學校不會申請。
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表示,「金額也不大,1學期350元吧,可能就吃1餐就結束了,對學生的衝擊也不大、對學校幫助也不大,所以我在想可能很多學校就不申請了。」
何明果說,調幅比例和審核機制是2件事,以去(2024)年為例,調幅0.61%,只有1校申請,也沒通過。以大同大學來說,現在政府每年3.5萬元學費補助,董事會每年補助每生1.5萬元,基本上沒調漲意願。
國立暨南大學校長武東星表示,會按程序評估,再決定是否申請。
國立暨南大學校長武東星說:「如果這些補助項目沒什麼變動的話,應該不會做調整。補助預算有做變動,那就會變成要吃老本,吃老本的情況之下,才會去考慮調漲。」
國立大學校院協會聲明,這2年國立大學需籌措鉅額的自籌經費以支應所需,學費調漲0.7%不足以支應自籌經費,期盼政府能提升對大學校務所需補助。
教育部次長葉丙成表示,「經過我們這200億元裡面,部分的給他補助之後,我們到116年之前,台灣的孩子都不用再增加學費。」
教育部次長葉丙成14日在立院表示,大學募款越來越困難,因政院提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有200億元用於強化高教人才培育,將編列預算補助大學,至少114年到116年的學雜費不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