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國家級警報誤發地震位置規模 氣象署:測站分布不均所致

(圖/截自公視新聞網YouTube直播畫面)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今(14)日上午10時48分,嘉義縣大埔鄉發生規模4.5地震,氣象署在第一時間針對花蓮縣、台東縣、嘉義縣、台南市以及高雄市發布國家級警報,但後續資料顯示,花東震度僅1級左右,未達警示標準。對此,氣象署下午2時說明,因地震測站分布不均而造成估算錯誤。

氣象署指出,14日上午10時48分發生規模4.5地震,震央位於嘉義縣政府東南東方30.8公里,地震深度10.7公里,為極淺層地震。

地震發生第一時間,氣象署即針對花蓮縣、台東縣,以及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發布國家級警報,然而花東地區實際震度只有1級左右,未達告警標準。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說明,因為東部地震測站分布不平均,變成像是西邊測站去定位東邊的狀況,結果相對不準確,也因此錯估。

(圖/氣象署)

吳健富指出,地震第一時間是定位東部有規模超過5的地震,但同時間地震位置又跑到東部海域,因為位置及規模都估錯,才會誤發國家級警報;後續隨著各測站資料慢慢進來,才確定地震是發生在嘉義縣大埔鄉。

吳健富表示,這也是氣象署目前努力的方向,看能否將測站的設置往山區推動,增加東部測站分布的密集度,以求更精準掌握地震動態。

截止2024年底,氣象署在包含陸上及海纜區域共設置632測站,吳健富指出,設置測站需要維護人員或設站人員可以輕易到達、有穩定電力供應、以及有穩定網路通訊等條件,山區設點存有難度;台灣受限於中央山脈及東部的地形,東南部較難設置測站,西部則相對密集且平均。

圖為氣象署地震測站分布位置。(圖/氣象署)

此外,吳健富也提到,今日上午在嘉義發生的地震,是0121嘉義大埔地震的餘震序列,未來不排處仍有規模較大的餘震發生。氣象署資料顯示,自1月21日嘉義大埔發生規模6.4的地震以來,這幾個月陸續都有餘震發生,1月有148個、2月急遽降到28個、3月6個、4月2個、5月目前有3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