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對美採購陸射魚叉反艦飛彈 首批預計上半年抵台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海軍為了強化「以陸制海」戰力跟增加對敵軍船團的擊殺率,向美國採購100套、400枚陸射魚叉反艦飛彈,預計明(2026)年底前先獲得32套。根據國防部送到立法院的預算解凍報告,首批5輛飛彈發射車、1輛雷達車,今(2025)年上半年將會運抵台灣。專家分析,未來國軍將擁有四型魚叉飛彈,不只能形成更綿密的擊殺火網,搭配自製的雄風飛彈,還能增加敵軍船艦的應戰難度。

掛載在F-16V戰機上的紅色彈頭是空射型的魚叉反艦飛彈,主要用途是反制共艦威脅,而目前國軍有空射型、艦射型、潛射型魚叉飛彈。

而根據國防部送到立法院的預算解凍報告,海軍向美國採購100套、400枚陸射魚叉反艦飛彈,首批5輛飛彈發射車、1輛雷達車,今年上半年會啟運到台灣。

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舒孝煌表示,「等於是魚叉飛彈的這個整個系列,大概算是比較完整一些,這樣的話對我們的反艦的作戰能力就是會有這個很大的強化。真正海上作戰,共艦就不會像灰色地帶這樣,敢那麼接近。」

未來國軍4種載台的魚叉反艦飛彈都有,舒孝煌認為,可以形成更綿密火網。

由於台灣也有自製的雄二、雄三反艦飛彈,專家陳國銘認為,魚叉飛彈跟雄風飛彈可以分工合作,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擊殺高價值目標,其他目標則由魚叉或雄二來獵殺。

全球防衛雜誌採訪主任陳國銘表示,「雄三飛彈因為它的產能比較少,它專門負責高價值目標,比如說敵軍的航艦或登陸艦或大型的軍艦等等,但是剩下的其他目標就交給魚叉飛彈來處理,還有一種方式是說劃定所謂獵殺區。」

舒孝煌分析,雄風跟魚叉用的搜索雷達跟射控系統不同,交互搭配也能增加共軍應戰難度,讓共艦不敢離台過近。

而陸射魚叉飛彈第一批配套裝備,去(2024)年下半年運抵台灣;飛彈車等主要裝備第一批次共32套,預計明年底前交付,第二批次68套會在2028年以前運抵台灣。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