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認定Google違反《反壟斷法》首次對全球IT巨頭發禁止令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繼歐盟、美國控訴Google非法壟斷網路搜尋後,日本公平會昨(15)日也認定Google違反《反壟斷法》,並發出禁止令,要求Google停止和廠商簽署將其搜尋服務與瀏覽器優先設在智慧型手機主畫面上的合約,這也是日本首次向全球大型科技企業發出類似禁令。
日本公平交易委員會15日向Google發出禁止令,認定Google違反《反壟斷法》,要求停止相關壟斷行為,並須由第三方在未來5年內定期回報防止再犯的措施執行情況。這也是日本首次向全球大型科技企業發出類似禁令。
《日經新聞》報導,日本公平會認定,Google自2020年7月起,在與6家廠商簽訂應用程式商店Google Play的授權合約時,要求對方將Google搜尋服務與瀏覽器Chrome設在智慧型手機主畫面上,且須放在使用者最容易看到的位置。而在日本市場中的Android手機,有約8成已和Google簽署這項附帶條件的合約。
日本公平會指出,Google也和5家廠商與電信業者簽訂廣告收益分配合約,明定業者若要獲得分潤,除了要將Google服務設在主畫面上,同時也不能預先安裝其他競爭應用程式或服務。
根據日本《反壟斷法》,具有市場優勢的企業,不得限制交易對象與其他競爭業者進行交易。日本公平會認為,如果繼續放任Google在智慧型手機中維持搜尋引擎優勢地位,將使新進業者進入市場受限。
歐盟2017年即指控Google濫用網路搜尋優勢,最終獲得法院裁定開罰24.2億歐元(當時約新台幣860億元)。美國則於2023年控訴Google每年付大筆錢給蘋果和三星等公司,用以阻擋微軟等競爭對手;美聯邦法官去(2024)年8月裁定,認定Google行為屬於非法壟斷網路搜尋。
李彥穎/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