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德國伊薩爾航太公司研發的光譜號載運火箭,於台灣時間30日晚間6時半左右,從挪威的安島太空中心首度發射升空,不過在升空後18秒火箭就失去平衡,接著墜入太空中心旁的海面爆炸。不過伊薩爾公司指出,整個過程預定達到的目標都有完成,因此首度升空不算是失敗。
高28公尺、直徑2公尺的光譜號火箭點火升空,一開始相當正常,不過在第18秒火箭開始左右搖晃,而當高度略高於旁邊山頭時,火箭出現倒栽蔥的情形。接著在升空後的第30秒左右,地面人員以遙控方式關閉火箭引擎,光譜號火箭隨即墜入旁邊的海面並且爆炸起火。
對於這樣的結果,研發光譜號火箭的業者、來自德國的伊薩爾航太公司指出,由於是首度完整的火箭試射,沒有搭載任何衛星或其他酬載物,事前也沒有要讓首度升空的火箭進入地球軌道,因此發射工作不算失敗。
伊薩爾航太公司執行長丹尼爾梅茲勒回應,「我們今天成功讓火箭升空,也讓發射台淨空,是一項大成功。同時在升空後30秒關掉火箭引擎,隨後的墜海也是在受控狀態下完成,發射台沒爆炸,我們也在時間內蒐集到資料。」
伊薩爾航太總部位於德國慕尼黑,是2018年才成立的新創企業;而發射台與火箭引擎測試所在的安島則是挪威北部外海的小島,地處北緯69度,就在北極圈內,是在1962年冷戰高峰期間挪威設立的太空火箭發射場,由挪威政府與民間軍火商共管。
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導指出,這次首度試射的光譜號火箭大量使用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包括引擎在內的許多金屬部分也廣泛運用3D列印製作,研發廠房也高度自動化。業者認為,即使第一節推進器無法回收再使用,還是能藉此降低成本,並提高未來火箭發射的頻率。
至於光譜號火箭的市場定位,如果是通訊衛星或遙測衛星所在的低地球軌道LEO,火箭的酬載量可達1000公斤;如果是氣象衛星常用的太陽同步軌道SSO,酬載量上限則是7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