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艮」時隔88年現蹤台灣 宜蘭漁民捕獲後野放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宜蘭陳姓漁民在東澳定置漁網,收網時意外發現1隻疑似印度太平洋儒艮,也就是俗稱的美人魚,因不了解物種,隨即野放,相關過程影像經過專家檢視,發現是極為罕見的儒艮,引起學術界的高度重視。
陳姓漁民說:「收網的時候,我本來以為是一般的海豚,結果一靠近,怎麼不是海豚,怎麼好像是美人魚,第一時間我就考慮,這個應當是在我們台灣非常稀少的東西,我們第一時間就野放掉了。」
鯨豚協會秘書長曾鉦琮指出,「以牠現在的生存範圍,其實在科學家的研究中應該最北是到沖繩一帶,然後一直往南,經過台灣、菲律賓,然後到印尼這塊區域,但是因為在台灣已經非常、非常久沒有目擊的紀錄了,所以其實在國際自然保育聯盟、也就是所謂的IUCN裡面的名單中,台灣已經是屬於滅絕的狀態,所以推測有可能是沖繩的族群擴張到台灣這邊來。」

曾鉦琮表示,儒艮是海洋哺乳類動物,外型與海牛很像,儒艮個性溫馴,成體一天需要的海草攝食量,大約為30至40公斤,昔日不斷遭人類大量獵殺,導致族群數量銳減,加上棲地減少及天災等影響,成為瀕危物種生物。
如今宜蘭漁民捕撈活體,可說是極其罕見,未來應該著手制定保育的行動與計畫,了解族群和分布範圍。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