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跨國科技巨頭微軟在經過將近20年研究後,發表第一款量子運算晶片。微軟表示,實用量子電腦的技術突破只需要數年、不是數十年。由於量子計算的快速發展,專家預估在未來幾年內就會進入商業應用階段;此外各大科技公司也紛紛對實用量子電腦問世表示樂觀。
以半導體材料砷化銦和鋁金屬製成,目的要擁有更高效能,形狀像是便條紙大小一般的晶片,首創內含8個拓撲量子位元。除了更加穩定,還可以縮短傳統電腦必須花數百萬年才能完成的運算時間,而且未來還能夠對醫學和化學等領域有突破性的貢獻。
這款名為Majorana 1的量子運算晶片在微軟經過將近20年的研究後,於19日發表,所有的研究細節都刊登在自然期刊上。此外微軟還預估,未來在單一晶片上可以容納高達100萬個量子位元。
微軟量子晶片團隊納亞克博士說明,「量子位元很小,邊長不到10μmX10μm,很多量子位元基於某種原因確實要大一些,通常與要讓它們穩定有關。有趣的是也不能太小,太小也會出問題,很難接線路控制。」
上個月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才說,量子運算晶片技術研究可能還需要20年才能趕上輝達晶片,他的這番言論讓實用量子電腦何時問世成為科技業現在最熱門話題。
Google在去(2024)年展示了自己的新型量子晶片,並且說商業用的量子運算問世只需要5年的時間;而IBM則表示他們大規模的量子電腦將於2033年生產;這次微軟說,有了Majorana 1實用量子電腦技術的突破不再是數十年,只需要幾年就可以。
微軟量子晶片團隊納亞克博士指出,「這是人們幾十年來一直假設的事情,但沒有人能真正在實驗室中創造出來,或是利用它處理量子資訊。」
由於全球各大國像是德國、法國、美國已經在量子運算技術上投資超過550億美元,讓專家預估在未來幾年內就會進入商業應用階段。
微軟表示目前還沒有商業化的打算,但未來將與AI技術結合,希望能做到例如開發新藥等。而目前量子運算所面臨的風險,也因為它也能夠破解加密技術,對資安造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