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所子宮肌瘤手術釀糾紛 患者術後併發症控調閱病歷受阻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一名女子2023年到診所進行「子宮鏡射頻消融手術」,後續併發腸子穿孔、腹膜炎等症狀,到教學醫院進行3次手術,總花費超過百萬,卻遭診所醫療團隊冷漠以對,甚至阻撓病歷調閱。當事醫師透過律師發出聲明,在病患住院期間有給予關懷、也負擔看護費用,雙方調解未有共識,已進入司法程序。
一名女子在去(2023)年6月,到台北市內湖一家診所進行超音波檢查,發現超過5公分的子宮肌瘤後,在門診醫師安排下,於7月中進行子宮鏡射頻消融手術。女子表示,術後疼痛到身體蜷曲,坐著輪椅出院後,痛到前往教學醫院急診。
當事人C小姐(化名)表示,「直接轉急診,診斷出腹膜炎、子宮穿孔跟腸穿孔,當時痛到打嗎啡都沒用,也因為肚子太脹沒有辦法躺平,每天坐著睡覺真的生不如死,住院一共41天,每天不能吃、不能喝,每天插著管、扛著機器。」
C小姐表示,在原診所醫師建議下,轉到另一家教學醫院,住院十多天,病情持續惡化,緊急進行剖腹探查和小腸修補手術;後續她又到教學醫院檢查,進行2次子宮沾黏手術,共4次手術,花費逾百萬元,經醫院檢查發現,腹中子宮肌瘤還在。
C小姐指出,原診所團隊對此態度冷漠,甚至她調閱自己病歷資料都受阻。
北市衛生局醫事管理科長陳怡龍說明,「至於說病歷他不願意提供這件事情,本局已經去函給這個診所行政指導,我們要求病歷提供是診所的義務。」
當事醫師則透過律師回應,病患在外院治療期間每日探視,並負擔看護費用、協同照顧,並沒有不聞不問,雙方多次調解雖還未有共識,本案已進入司法程序期待獲得妥適解決,對造成社會紛擾,深感抱歉。
而診所表示非常遺憾發生,本案進入訴訟程序,正在偵查中,將盡力協助醫病雙方調解。
姜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