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台灣首例狐蝠救援後野放成功 林保署裝發報器持續追蹤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今(2024)年4月花蓮市有一隻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小狐蝠,被狐蝠志工發現掉落在樹下,立刻通報林保署花蓮分署救援。經過半年的照養,小狐蝠平安順利的長大,並在12日完成野放,成為台灣首例。

這隻被毛巾包裹住的小狐蝠,從樹下掉下來後被眼尖的狐蝠志工發現,當時的牠體重只有80克,立刻通報林保署花蓮分署介入,但將幼蝠放回樹上歷經3日母蝠都沒出現。

發現者林保署花蓮分署國家森林解說宣導志工隊長鍾秀綢指出,「我第一個時間就是用毛巾包起來然後通報,每一步都是非常謹慎的,因為主要是沒經驗,還有就是可不可以把牠養活。」

在獸醫評估下,救援團隊將幼蝠送往東部野生動物救傷中心,在近半年的照顧下,從人工餵奶到開始吃固體水果,小狐蝠已成長到307克,被命名為蝠寶,於12日野放成功。

林保署花蓮分署自然保育科長楊青樺說明,「我們不斷地把花蓮一些四季的果實送過去,讓牠可以適應這樣野外的食物,那這之中的訓練過程也希望牠不要太頻繁地接觸人類。」

由於過去尚無台灣狐蝠幼體照養後野放的案例,救援團隊參考日本狐蝠專家建議,從幼蝠照養、野訓準備、野放方式、訓練飛行、野放後觀察做了很多討論及研究,成為台灣首例。

楊青樺表示,「因為其實台灣都還沒有這麼小的狐蝠人工照養之後野放的經驗,那我覺得在花蓮的經驗裡面,其實都可以給未來我們花蓮,甚至有狐蝠的一些族群的縣市作為一個參考。」

此外,為了掌握蝠寶野放後野外棲息與覓食情形,林保署在牠身上裝設發報器追蹤棲點,呼籲民眾觀察狐蝠請以不干擾、不中斷、不打燈為原則,一起保護這被稱作台灣四大神獸的狐蝠。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