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擾動恐發展成颱風 不排除影響台灣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菲律賓東方海面上的熱帶擾動,下午2時發展為熱帶性低氣壓TD24,預估最快24小時內會發展為颱風,專家直言因環境有利生成,將會有中度颱風以上的颱風生成,不能排除非常接近台灣。而氣象署也提醒,受東北季風影響,宜蘭縣山區仍會有劇烈降雨,雖然週一到週二雨勢相對趨緩,不過週三起隨東北季風再增強,迎風面的雨勢又會開始明顯。
台二甲線陽金公路週末起雨勢不斷,週日一早大量土石滑落車道,一度造成2輛車受困,拖吊車到場後協助其中1輛脫困,另一輛車主隨後自行駕車離開。
受鋒面通過以及東北季風增強,北部東北部迎風面劇烈降雨,其中宜蘭縣南澳鄉兩日累積雨量已超過400毫米,陽明山擎天崗也有258毫米以上的降雨,基隆暖暖累積雨量也突破200毫米。
氣象預報員葉志均指出,「在未來這一週,尤其是在下禮拜二之後,整體北部跟東半部地區的一個降雨情況會算是相當得明顯,而且都是容易會有局部大雨或是豪雨發生的機會。」
氣象署分析,未來一週天氣都受東北季風影響,迎風面有較大雨勢,而週三起東北風再增強,還可能受熱帶系統影響。
氣象署提醒,週日入夜後降雨會逐漸趨緩,不過週三起東北風再增強,加上菲律賓東方海面上熱帶性低氣壓屆時已經發展成為颱風,形成一片大低壓帶,雖然路徑還有變數,但不排除接近台灣可能,專家分析,最壞的可能就是路徑貼著沿著台灣東部海北上。
前空軍氣象聯隊長林得恩說明,「原來擋在我們北部,甚至於到韓國這附近的高壓,剛好有由一個斷層分裂成兩個,所以這個擾動,就剛好從這兩個高壓中間的這個比較低壓的區域這樣上去。」
專家指出,目前熱帶系統所處海域有利發展,沿途又不受地形破壞,成颱後不排除以中颱以上強度接近台灣,目前各模式預測仍有分歧,不過不論是否直接侵襲,都要留意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交互作用,將帶來劇烈降雨。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