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優化兒少醫療照護 未滿7歲童增6次發展篩檢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落實總統賴清德健康台灣醫療政策之「全面優化兒少醫療照護」,衛福部國健署宣布,從7月起,針對未滿7歲兒童新增6次兒童發展篩檢服務,由受過訓練的兒科醫師,針對兒童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及社會發展等4大面向進行篩檢,掌握早療關鍵期。

一名3歲女童日前因情緒問題到醫院就診,家長還一度懷疑是自閉症,後來經過兒童發展篩檢量表檢測後,發現主要問題是動作遲緩,而非情緒障礙,而且她的情緒是來自於動作能力不足,才有生氣反應,幸好經過早療復健後,現在肌肉張力改善,情緒也穩定多了。

馬偕早期療育評估中心主任陳慧如指出,「之後我們又再做了神經學檢查,發現這孩子其實肌肉張力是先天比較偏弱,所以其實她是屬於先天性的發展障礙的一個孩子。」

為了優化兒少醫療照護,衛福部國健署宣布,從7月1日起,全面針對未滿7歲兒童新增6次兒童發展篩檢服務,由受過訓練的兒科、家醫科或幼兒專責醫師,針對兒童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及社會發展等4大面向進行篩檢。

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如果有異常,沒有通過篩檢,那就透過電腦直接轉診到聯合評估中心。在醫師方面,如果有異常轉診我們再給予,每位異常個案的250元的協助。」

國健署強調,希望透過標準化篩檢工具,找出兒童發展遲緩原因,早療早發現,掌握黃金療育契機,雖然現代人孩子生得少,但每個都要好。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