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總統大選結果出爐 現任總統瑙塞達7成5得票勝選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立陶宛的總統大選26日進行第2輪投票,現任總統瑙塞達以將近7成5的得票勝選。瑙塞達曾經在競選期間表示,為了穩定與中國的關係,他認為目前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應該依照國際慣例改名為台北。而在他順利連任之後是否會真的有所動作,受到各界關注。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和總理席莫尼特26日在總統大選第2輪投票中再度對決,結果在近99%的選票開出後,瑙塞達以74.5%的得票率遙遙領先席莫尼特的24.1%,取得壓倒性勝利。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表示,「立陶宛的獨立與自由就像脆弱的船隻,必須加以保護避免破裂,我將更加努力,讓北約共同防禦體系,以及與歐盟的合作,既能促進共同利益,同時維護立陶宛的利益。」
地處波羅地海三小國之一的立陶宛,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就擔心成為俄國下一個的目標,大選期間有關俄羅斯威脅和國家安全是最熱門的焦點議題。
進入決選的2位候選人都主張提高國防預算,然而有不少選民認為危機當前,最好維持現狀,這恐怕也是瑙塞達高票取得連任的原因之一。
立陶宛選民克里烏卡斯提及,「現在肯定不是更換總統的好時機,由於國際因素、戰爭之類的。」
立陶宛選民德萊濟斯說道,「我只是希望維持穩定與現狀,因為我認為,目前還不到做出任何改變的時間點。」
立陶宛是半總統制國家,總統握有外交、國防及安全事務大權,必須與總理領導的內閣密切溝通。席莫尼特雖然落選總統,仍保有總理職務。但今(2024)年10月立陶宛也將進行國會大選。
瑙塞達曾經在競選期間提及台灣駐立陶宛代表處,應該改名為國際間常用的台北,外界認為他意在改善與中國的關係,但他也說過中國是威脅。而現在確定連任之後會朝哪個方向擺盪,受到各界關注。
邱子綾/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