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不敵網路衝擊紙本媒體式微 義大利書報攤4年關2700家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歐洲城市街頭的雜誌書報攤場景,未來恐怕只能在老電影裡回味了。隨著紙本媒體銷售量不斷下滑,加上疫情與景氣衝擊,這些兼賣紀念品的書報攤經營更加困難。義大利過去4年內已經倒閉2700家,剩下的業者也在咬牙苦撐。

羅馬知名拉特朗聖若望大殿附近的街口,龐貝先生家族經營這家書報攤已經70幾年,有過風光歲月,如今不敵銷報紙售量下滑,永久拉下了鐵門。

書報攤經營者龐貝說:「你可以犧牲利潤到一定程度,但如果賺得太少,甚至在賠錢,最好還是關門做些別的,當然這會讓人傷心。」

義大利的書報攤不僅是賣報紙雜誌的地方,也是老顧客寒暄交流,人情味濃厚的地方,有些甚至是社區八卦中心。

看鐵門再次打開供記者拍攝,熟客快速聚集期盼繼續營業,可惜失望而歸,30歲的業主龐貝也相當不捨。

龐貝表示,「今天是週一,若在以往,這時候已經有很多人在這裡聊著週末的足球跟運動比賽。」

網路時代讀者轉往線上獲得資訊,幾乎沒有人再閱讀紙本,是衝擊營收主因。

統計顯示,2004年義大利全國的書報攤1天可以賣出950多萬份報紙;2014年下滑到260萬份;2024年1月再縮減到95萬份。報業出版社還可以開闢線上營收,書報攤的利潤卻是日薄西山。

產業協會估計過去20年內,三分之二的業者已經關門大吉,過去4年就倒了2700家,全國剩下大約1萬2000家咬牙苦撐。

政府對業者祭出2000歐元的補貼(約台幣69萬元),試圖延續這項懷舊傳統,但難以解決根本問題。

書報攤業者迪波西歐指出,「印刷媒體與出版業幾乎完蛋了,營收跟30年前差不多,但物價已經翻漲到4倍,一切都變貴了,你賺的還是一樣,我預期20年內將不再有報紙,現在誰還在看報紙?」

羅馬居民皮蘭托茲則說:「我以前會為了夾頁廣告買報紙,像是每週四或週日,可惜印刷媒體將會結束,我現在什麼都在網路上看。」

羅馬市中心這個八角報亭,賣起觀光客喜歡的旅遊導覽、紀念品和風景月曆等雜貨,貼補收入,報紙反而變成點綴。

龐貝先生曾經試圖把報攤轉型為迷你書店,但失敗了。義大利總理辦公室旁這個知名的書報攤,乾脆直接改為自動販賣機,各種變化都是時代的眼淚。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