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2月海洋均溫破21℃創新高 氣象專家點名溫室效應是禍首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繼美國氣象學會、國家海洋暨大氣署、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之後,歐盟也緊跟著提出近幾個月來全球氣溫持續升高的警訊。特別是與氣候變遷密切互動關係的海洋溫度,歐盟的哥白尼氣候變遷小組指出,2月份的海洋表面平均水溫達21.06℃,創1979年有紀錄以來的新高。

哥白尼氣候變遷小組(簡稱C3S),是歐盟哥白尼計畫所屬的6個工作小組之一,歐盟自2003年起推動哥白尼計畫,主要是透過「哨兵系列衛星」的遙測技術,詳細觀測並記錄地球上的土地利用、海洋變化與溫度等資料。

C3S的研究發現,由於2024年2月是連續第9個月創下全球月均溫紀錄,連帶影響也使海洋水溫持續升高。

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努麗絲表示,「2023年6月以來的每個月都在創下氣溫的紀錄,2023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1年。聖嬰現象對此有些影響,但造成熱效應的溫室氣體毫無疑問是罪魁禍首。」

C3S召集人布恩登波認為,「這直接對海洋生態造成衝擊,對漁業和所有海洋生物都是。受影響的還有氣候、大氣,這當中所有的過程都互相關聯,直接或間接影響海洋的水溫。」

氣象專家指出,海水溫度持續升高勢必衝擊海洋生態。路透社報導指出,南半球將出現有史以來第4次、也是最嚴重的大規模珊瑚白化。除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瀕臨危機,人類也無法置身事外。

美國氣象科學家珍妮鮑德溫說:「如果我們看到平均氣溫比預期的高,各地民眾的感覺可能就會更高,更能感覺到破紀錄高溫。這令人擔憂人們的健康問題。」

歐盟哥白尼氣候變遷小組調查的範圍,是從北緯60度到南緯60度之間的海洋,因此並不包含北極與南極周邊海域。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