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府擬拓寬高美濕地道路 學者憂破壞陸蟹棲息地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被比喻為台灣版天空之鏡的高美濕地,黃昏時分的夕陽美景讓許多人魂牽夢縈,但散場時的交通擁擠一直是遊客心中的痛。這裡同時也是陸蟹的棲息熱點,因為遊客的車輛而有嚴重的路殺問題,觀光與保育能兼顧嗎?
落日餘暉把濕地染成金色,高美濕地曾被日本網友評為一生必遊1次的世界級景點,同時也是野生動物保護區與國家級濕地。
台中市清水區居民邱敏然說:「因為雲彩加上水的變化,它可以搭配出各式各樣的組合。」
在這裡活動的不只遊客,還有陸蟹。北邊的護岸路是陸蟹降海釋幼的必經之路。尷尬的是,遊客散場和陸蟹上場,都在夕陽落下之後。
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專案助理研究員蔡鵑如指出,「車潮最多的時間點我們算起來,1分鐘是60幾台、快70台車。」
根據台中市農業局的資料,這個路段共有13種陸蟹被路殺,比例為20%,已經有嚴重的路殺問題,目前台中市政府規劃將這段護岸路與高美路拓寬,總長大約3公里。
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教師楊勝欽表示,「這邊的路幅現在大概5米左右,未來拓寬後則是大概10米到15米,但包含側溝內半開發或者甚至未開發的環境,其實就是陸蟹的棲息地,所以這條路一拓寬之後,其實就是破壞了陸蟹的棲息地。」
這項進行中的開路計畫,台中市政府清水區公所已經向國產署申請無償用地許可,如果順利取得用地,將會向水保署申請經費,之後才會進行細部設計。有當地居民建議透過遊客離場的時間調整,來省下拓寬道路的硬體建設。
邱敏然說:「大家散場的時間如果不要這麼集中,那麼根本沒有需要再多加一條道路出來。」
高美濕地是觀光熱點,同時也是野生動物保護區,生態是它最重要的價值,怎麼做才不會捨本逐末呢?
李彥穎/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