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及新二代破百萬人 民團籲重視長照、通譯需求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新住民人數已經突破58萬,加上「新二代」,已經突破百萬人。民間團體呼籲,新住民落地生根後,對於長照、通譯等各項生活需求,也希望政府可以更重視。
能說流利台語也能唱台語歌,就讀高中3年級的張馨云,未來想唸廣電系,經營自己的影音頻道。身為新住民二代,在求學過程中曾被同學歧視,但也有同學覺得母親是外國人很酷。
張馨云說:「小時候會去比朗讀比賽,然後是比台語的,然後他們就說:『你不是外國人嗎?你怎麼會講台語啊,你這樣可以得名嗎?』就是有被這樣歧視過,但是我真的有得名。』」
根據教育部統計,各級學校就學的新住民二代約有29萬多人,民間團體分析,過去新二代面臨歧視和標籤化,雖然逐年好轉,但仍有少數異樣眼光,而新住民和新二代面臨更多實際的生活問題,像是是申請長照,還有通譯服務等,都是迫切需要的。
南洋台灣姐妹會理事長洪滿枝指出,「就算有了身分證,也不知道怎麼使用這個長照,因為它那個流程很複雜,跟它需要中文去登記。不是只有司法通譯,醫療通譯、各種通譯的制度,都還沒有很完善地被照顧得到。」
來台灣25年的洪滿枝,兒女都已經唸大學,從家庭走入社會參與,推動《移民法》修法,她感嘆新住民一路走來不容易,現在也希望藉由民間團體的交流,做為更多女性婚姻移民的後盾。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