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6成糾紛以租客退讓收場 民團籲設法扶助租屋族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的房價高,租屋已是當代青年與弱勢家戶最主要的居住選項,但由於長年租屋黑市與法規不彰,租屋族面對租屋糾紛時往往求助無門,多數只能吃虧認賠。民間團體17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應開設「租屋法律服務專案」,讓百萬租屋族面對糾紛時,能得到必要的法律協助服務、求助有門。

房價高漲,不少民眾根本買不起房子。

目前全台的租屋人口已經超過300萬人,根據主計處最新統計,9月全國房租指數105.51,再創歷史新高。

除了壓力大之外,租屋黑市與法規不彰,也讓租屋族面常遇上糾紛,民間團體調查就發現,近3成的租屋族曾經遇到糾紛,而遇到糾紛的租屋族中,有6成以上的糾紛最後以「租客退讓」做收場。

租客聯盟籌備會代表廖庭輝指出,「有高達8成以上的租屋族,他只能透過網路自己找答案,跟詢問親友與認識的人解決租屋糾紛,政府應該要提撥更多的專案預算來給法扶基金會,讓我們的租屋族獲得更大、更好的保障。」

如果進一步看租屋糾紛類別,最大宗的是「提前終止租約」,而「押金返還問題」與「修繕問題」也是糾紛主要來源。

民間團體表示,雖然今(2023)年初通過修法,租賃關係適用《消保法》,但糾紛處理的配套資源至今遲未銜接完成,像是押金返還、定金、噪音、人際互動等糾紛都不在《消保法》規範,內政部雖然委託崔媽媽進行租賃住宅諮詢服務,但還是未能涉及如「法律文件撰寫」、「訴訟程序與代理」等更深入的法律協助。

租客聯盟籌備會代表蔡亞芳表示,「房客如果要能夠為自己伸張權益,就必須要透過訴訟的方式去解決,可是相較於房東來說,房客其實在經濟上面、在社會資源的取得還有租賃知識經驗,相較於房東來說是比較弱勢的。」

民間團體呼籲政府應開設「租屋法律服務專案」,讓百萬租屋族面對糾紛時能得到必要的法律協助服務求助有門。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