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以代表處毋管國民求助? 外交部:是予人皂烏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以巴戰爭閣發生,外交部也共以色列的旅遊警示燈號變作是「柑仔色」,毋過佇遐的臺灣人有去駐以色列辦事處討救兵,煞攏無人欲共In處理。外交部有出面掰會,強調辦事處的同仁有咧協助避難,也有咧處理In的代誌,毋通亂皂烏。也講這款風聲謗影是認知作戰。(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這3團前往以色列旅遊的台灣團客站上台灣國土這一刻,被家人牢牢抱緊,真的放下心中大石。
旅行團團員說:「看那些遊客、還有好像難民,很驚慌,都在跑。」
回憶驚險過程,原本旅行團要參訪教堂,空襲警報聲響後,隨即爆炸聲出現,所有人躲回飯店防空洞,雖比原定計畫晚兩天回國,還是感謝各界幫忙。
但以巴衝突發生後,有國人抱怨受困在以色列,向外館求助,卻被回說要自己上網訂機票,對此,外交部嚴正否認,說這是認知作戰。
外交部發言人劉永健表示,「外交部對於外界多次以不實的說法或報導汙衊駐外人員,深表遺憾並予以譴責,同仁在空襲警報聲中、以及自身安全遭受威脅的情況下,一邊避難,一邊與需要協助的國人積極聯繫。」
外交部表示,無法接受同仁的努力被抹滅,同時也將以色列旅遊警示燈號調升到「橙色」,巴勒斯坦加薩走廊及約旦河西岸地區則維持「紅色」旅遊警示。
而11日受邀來台參加高雄電影節的以色列導演,飛離以色列躲過戰事,不幸的是,拍攝團隊中的音效師,還有另一位導演朋友,都因為戰爭罹難。
以色列導演尤坦.肯斯培爾指出,「我們從來沒有想到說,我們的人民會被這樣無情的殘殺、被污辱、甚至被砍頭,像是這樣的事情,我們從來沒有辦法想像。」
他說7日這場恐怖攻擊,即便是對戰爭不陌生的以色列人來說,都是前所未見的殘暴,許多老弱婦孺被俘虜,希望政府透過談判、對話,讓人質回家。自己的電影也有不少場景在家鄉拍攝,行程結束後會回國幫忙,因為危急時刻才是彰顯以色列人民互助、互相支援的時候。
洪家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