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輕艇激流標竿1金1銅 選手盼台設人工賽道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這次在亞運輕艇激流標竿,女子選手張筑涵、男子選手吳少璿分別拿下金牌和銅牌,另兩位選手也都闖進決賽,表現亮眼。不過,台灣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工的激流賽道,平常都在河床或野溪訓練,選手們期盼台灣也能有國際級的人工賽道。
國中在宜蘭輕艇的重點學校培訓,大學留在宜蘭唸書,20歲的吳融政,經過多年努力,是台灣輕艇界的優秀年輕選手。
首次亞運,吳融政在激流標竿加拿大式艇,準決賽排名第1。由於大會規定,一個國家只能一個選手進入決賽,成績在他前面的哈薩克、烏茲別克和泰國,都有兩位選手,幸運取得決賽門票,最終他以2分04秒60,拿到第6名。
吳融政表示,「來國際上當然棒啊,可是,可以看出很明顯的差距,雖然在台灣可能我是前幾名的,但是來國外反而是最後幾名,甚至是連名都沒有的。就是只會讓自己有一種想要更努力的心,然後來持續努力。」
參加國際賽,學習他國強手的臨場與操控,當然很棒,但吳融政和男子愛斯基摩艇銅牌,25歲的吳少璿都說,來到這裡,看到如此完善、符合國際賽標準的人工激流賽道,很羡慕。
亞運男子激流標竿愛斯基摩艇銅牌吳少璿指出,「我們目前台灣沒有任何的人工場地,都只能在那種天然的河床訓練,不敢說我們很好,但沒有到我們現在這個成績的國家,他們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場地,我們就是在這部分上真的蠻吃虧、蠻可惜的。」
吳融政也說:「希望各界多支持我們宜蘭原本要蓋場地、可是現在被駁回。但是也希望大家多支持一點,因為其實沒有像想像中,官員說的那麼嚴重。」
希望三星鄉安農溪興建國際級賽道的計畫能繼續,不過因為水利署以不符河川管理辧法,予以駁回,選手殷殷期盼的國際賽道,短期內還等不到,只能再回到野溪訓練,並到日本移訓,備戰亞錦賽和爭取奧運資格。
王介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