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機北機廠遷至滲眉埤 土壤過軟需增6億固化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目前桃園捷運綠線北機廠正在施工,G13a站將遷移到滲眉埤,現在有桃園市議員質疑,當初環保局花大錢整治交給捷工局的土壤卻過軟無法度用,還要多花6億整治。
捷運綠線北機廠正在施工,在前桃園市長鄭文燦任內拍板決定,G13a站遷移到滲眉埤。
桃園市議員朱珍瑤5日召開記者會批評錯誤政策比貪汙更可怕,環保局耗資1.38億元整治,交給捷工局土壤過軟無法使用,必須進行水泥攪拌固化,還要額外花費6至8億元整治。
桃園市議員朱珍瑤指出,「環保局要做的整治工程案是跟捷工局有關,但捷工局竟然沒有開規格給環保局,也就是環保局做好工程、花了很多錢,然後交給捷工局不能用。」
議員質疑,依據航空城開放民間土方進場的規定,每立方米420元,滲眉埤預計可收入1億元,如今卻花了1.38億元整治費加上6至8億元水泥固化,讓桃園市損失將近10億元,也質疑滲眉埤回填的30萬噸土方,有13.6萬噸來自砂石場的無機汙泥。
桃園市環保局水保科長朱健瑋回應,「土方都是跟相關的土資場或砂石場購買做檢測,大概都有3至5個關卡在把關土方的規定。」
桃園市捷運工程局副總工程司魏光譽分析,「捷運機廠必須要承受建築物的荷重以及車輛的載重,所以捷運機廠的土壤夯實度必須到達90%以上。」
環保局表示,依據市政會議專案會議分工,環保局負責滲眉埤污染改善工作,包括改善後含水率及含石率,比照農地污染改善為標的,相關土方都進行3道檢測查驗工作,符合標準才使用,改善完畢後交由捷工局進行後續開發。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