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中油和台電2025年啟動碳封存 環團憂造成海水酸化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完成2050淨零排放,中油和台電啟動「碳捕捉與封存」先期計畫,中油從2025年開始,預計將苗栗鐵砧山作為首個試驗封存場,而台電則計畫在台中火力電廠進行,長期則瞄準台西盆地外海。前環保署署長魏國彥對此表示審慎樂觀,但也有環保團體提出安全方面的質疑。

環保署專案小組25日初審,通過中油所提出的小規模二氧化碳封存試驗計畫,預計2025年起在苗栗廢棄油田鐵砧山注入二氧化碳封存,預計一年10萬噸。

而台電則計畫,先在台中火力電廠試驗封存,初期每年2000噸,長遠目標則瞄準台西盆地外海,希望達到2050國發會所提出的碳封存目標4000萬噸。

媽媽監督核電聯盟常務理事徐光蓉提到,「你封存之後它會不會漏?那你漏多快?那你怎麼去證實這件事情?那你會不會突然冒出來很多?我想這是民眾最大的疑慮啦。」

碳封存技術主要分為3種,其中一種是將二氧化碳注入到深地層內,與鹽水進行長時間化學反應,最後可結晶成碳酸鹽類礦物。環保團體對台電的台西外海計畫提出安全方面的質疑,甚至可能氣體洩漏,造成海水酸化,但前環保署署長則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前環保署署長魏國彥說明,「地層它的傾斜是往我們台灣內陸傾斜,然後往外海、往上,萬一有洩漏,或者是在地層裡面有遷移的話,它是走到海裡面。」

台電發言人蔡志孟表示,「他實驗的計畫裡面會一步一步,去把相關的必須要去確保,他所謂安全的封存的這些做法,都會把他實踐。」

台電回應,2025年到2035年之間,會進行地震、地層結構等資料蒐集及驗證,希望台西盆地能成為未來碳封存地區,未來將逐步往海床底下找深埋點,也會做好安全封存及風險評估。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