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方攜手XR產業 打造虛擬戰場模擬訓練

低軌衛星在俄烏戰爭中扮演重要通訊角色,國家太空中心初步模擬,台灣約需要120枚低軌通訊衛星,才能確保24小時通訊不中斷。專家建議將低軌衛星作為備援,強化數位通信韌性,目前台灣也展開相關零組件開發,目標明年底達到60%自製率。另外,因應台海局勢緊張,國內也有XR科技公司和海軍及陸軍合作,打造虛擬戰場、實境模擬作戰訓練,不僅可降低人力、物力耗損,還能強化心理抗壓力。

俄烏戰爭中,兵力和裝備耗損是兵家常事,不過面臨台海局勢緊張,對於沒作戰過的台灣軍士兵來說,又該如何應戰?

國內有家XR科技公司,跳脫空間、體感和課程內容等三大限制,打造元宇宙軍事模擬訓練系統。

公視記者游騐慈報導,「這把就是海軍特種部隊所使用的武器,透過還原武器特性導入XR系統,讓模擬訓練更逼近真實。」

在模擬訓練系統中,軍士兵只要戴上VR頭盔和手部定位裝置,就能展開軍事模擬訓練,透過5G通訊,也能異地共訓。

全球動力科技集團總經理陳俊男說:「我們就希望讓沒有上過戰場的弟兄們,在還沒上戰場之前,就先透過模擬的方式,透過XR的技術,元宇宙的軍事化的應用,讓他清楚理解戰場就是一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方,一上了戰場後,情境就是會突然間有人射了你一槍,透過我們的震動背心,你會體感到你被射中了,它的成本相對比傳統的軍演來得更節省。」

透過模擬演練,強化軍士兵的心理抗壓,另外,在陸軍步兵常見的輕兵器「迫擊砲」,也能透過模擬訓練,紀錄每次的訓練任務歸詢,分析步兵的射擊命中率,又能讓前方觀測人員,正確觀測即時回報,在戰場時才能有效發揮火力,製壓敵軍攻勢。

全球動力科技集團工程師發出指令,「先修第一砲的位置,第一砲向左修正30密位,向左修正30密位。」

除了提供陸軍步兵訓練指揮部暨步兵學校虛擬戰場實境作戰訓練系統,業者也和海軍陸戰隊指揮部合作,打造虛擬實境戰術模擬訓練系統,針對海軍司令部的訓練,也有潛艦模擬系統。

全球動力科技集團總經理陳俊男指出,「以陸軍來說,我們大概就是一些輕兵器的訓練,包括迫擊砲的訓練,現在砲陣地太少,再加上觀測兵訓練不足,我們的系統就是專門提供給觀測兵做訓練,海軍的範圍就更廣,我們其實早期就做了潛艦模擬訓練,怎麼開潛艦,期盼透過元宇宙軍事模擬訓練系統,讓戰情中心的指揮官,從傳統轉為數位化的兵棋圖台,即時下達作戰指令。」

全球動力科技集團技術總監郭宗綸解釋,「不同的載具透過模擬器,降低它的成本,然後模擬到兵棋圖台以及戰情中心的決策圖台上面,看得到每一個人在操作的畫面,來整合整個軍事元宇宙的概念。」

因應台海局勢,除了軍事模擬演練,也得借鏡俄烏戰爭中低軌衛星所扮演的通訊角色。因為台灣身為海島國家,國際連線大多透過海底海纜,乘載島上絕大部分語音和數據流量,一旦面臨天災或戰禍,如何保持最低行動通訊度、快速修復,低軌衛星成為重要備援。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系主任趙吉光表示,「很多的海上的活動,或者是離島需要的這樣的通聯方式,這個部分可能未來就是非常重要的涵蓋面,低軌衛星的確是我們可以考慮的一個方案之一。」

國家太空中心初步模擬,台灣大約需要120枚低軌通訊衛星,才能通訊24小時不中斷,才能升級國家安全。目前,台灣已經展開低軌衛星相關零組件開發,目標明年底達到60%都是台灣自製。

趙吉光說:「我想一定可以達標,不過最重要的是這些MIT的產品,如何能夠讓它早點上到太空去執行任務,來驗證它的可靠度更為重要,我想我們也是拭目以待。」

學者分析,有鑑於台灣的半導體和ICT產業,全球有目共睹,有利台灣發展太空產業,但台灣現行法規和頻譜還不夠完整,低軌衛星要落地使用,還得仰賴政府開放速度,才能快速普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