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種中藥品項缺貨 部分中醫診所以藥易藥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新冠疫情後,民眾看中醫人數比起疫情前增加4成以上,許多藥廠產線藥品製造跟不上需求量。根據4月最新的中醫院所調查,優先通報的中藥濃縮製劑,短缺品項包括治療感冒的辛夷清肺湯、葛根湯等共20項第一線主要用藥,傳出診所只能以藥易藥。另外中藥材也傳出漲價,像是當歸、枸杞、八角價格都變貴;治療失眠的酸棗仁,更從原本每台斤不到千元,最貴漲到3000、4000元。
疫情過後,中藥材售價跟著水漲船高。實際走一趟專賣中藥材的台北迪化街,業者透露民眾愛用的當歸,還有料理配菜的八角和枸杞,價格都變貴;尤其是治療失眠用的酸棗仁更是高貴,從每台斤不到千元,最貴來到3000、4000元。
台北迪化商圈發展促進會理事長徐慶棋指出,「我個人認為他們包括中國,是有在故意哄抬價格。因為這些藥材都來自在中國大陸,產地已經翻倍了;可是我們台灣的一些供應商、加工商還有存貨,所以說漲幅還不到產地的那種漲幅。」
不只中藥材價格考驗民眾的口袋深度,受到疫情影響,目前國人使用中醫藥的人數,2年來也大幅成長4成以上。
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指出,疫情前全台科學中藥的藥廠產能大約是80%滿載,剛好可供全台用藥;但現在即使藥廠產量開到最大,仍跟不上需求量。
根據今(2023)年4月最新的中醫院所調查,優先通報中藥濃縮製劑短缺的主藥品項,包含治感冒的辛夷清肺湯、葛根湯等20項第一線主要用藥。傳出部分中醫診所叫不到藥,只能以藥易藥。
全聯會常務監事陳潮宗表示,「診所端也有所謂換藥平台的機制在運作,不過因為民眾對中醫藥的信賴,所以使用率大幅提升。」
中醫師沈瑞斌指出,「比較多連假,造成製造業製造困難。還有再來就是我們也希望可以提升生產線,可是生產線設定可能需要幾年,也是緩不濟急。」
陳潮宗預估,科學中藥的缺藥潮恐怕還會再維持一段時間。畢竟藥廠也會擔心疫情消退、市場需求降低,不敢貿然投入大量產線,目前只能設法替換效果接近的藥物,達到治療效果。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