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設禁航區 學者籲注意溫水煮蛙效應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國今(16)日上午從甘肅酒泉發射氣象衛星,在台灣北部外海劃定了禁航區,也是國際繁忙的海空域。我國防部強調火箭發射狀況都有掌握。學者分析,考量有危險顧慮,畫設禁航區是正常的,但中方宣布的時間點敏感,加上禁航區時間一變再變,其實就是灰色地帶的操作,在試探區域周邊國家底線,要留意溫水煮青蛙效應。
中國首顆低傾角軌道降水測量衛星「風雲三號G星」,搭乘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16日上午9時36分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途中在中國內陸劃定了兩個禁航區,不過最受矚目的是第三個禁航區位置在台灣北部外海。我國防部強調,火箭發射狀況都有掌握。[[CG OUT]]
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表示,「部分火箭殘骸墜落在台灣北部外海的警示區,對我國土安全沒有造成影響。」
學者分析,火箭發射本來就會有太空垃圾墜落,尤其這次第三個禁航區是在國際繁忙的海空域,按照該火箭設計,有可能是第三節火箭或者整流罩。
由於火箭殘骸有危險顧慮,畫設禁航區是正常的,不過宣布時間點敏感,加上禁航區時間從原先三天變成27分鐘,又改為6小時,可以視為灰色地帶的操作,在試探區域周邊國家底線。
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許智翔說:「中國跟俄羅斯這一類的獨裁國家,它們非常喜歡用這種手段去挑戰對手、去製造對方的壓力,會採取一種所謂叫切香腸戰術,就是很初步的行為,如果你沒有回應,我就往前再切一塊,溫水煮青蛙、蠶食鯨吞的方式,去達成它原本要的目的。」
學者認為,要嚇阻中國的灰色地帶作為,第一時間就要有所回應,甚至可以聯手周邊區域國家跟歐美,一起對中國發出抗議,讓中方不敢越雷池一步。
陳祖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