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中國宣布對台做貿易壁壘調查 陸委會:徒增干擾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國民航機關在昨(11)日通知我國,將在4月16日到18日,在台北飛航情報區內劃設警示區管制飛航,從事航太活動,經我國抗議後改為只在16日當天進行27分鐘航太活動。國防部表示,活動區域就在台灣防空識別區裡,距離台灣北面85海里左右,該處民航機飛往來非常多。另外中國商務部今日也宣布,將對台灣進行貿易壁壘調查,陸委會回應,這項作法徒增對我方業者干擾,無助兩岸貿易。

中國民航部門11日無預警以「服務電報」通知我國,因為要從事航太活動,4月16到18日從上午9時至14時,將在我國轄管的台北飛航情報區內,劃設警示區,管制飛航,但經我國抗議後,調整為16日當天上午9時30分到57分,全程27分鐘。

國防部參謀本部情報次長室次長顏有賢指出,「他是以航太的活動為主,至於活動內容跟相關的細節部分,據我所知各相關部會他們也都在查處之中,當然本部會持續掌握。」

交通部也發聲明,表示我方管轄的台北飛航情報區是東亞南北航路要衝,若長達3天限制往來航班,對區域飛航管理,將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向中方抗議難以執行,最後才調整為僅在16日當天進行航太活動。

而中國商務部也在官方網站上逕自宣布,將對台灣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涉及2,455項商品,調查將到今(2023)年10月12日,最多可延展到明年1月12日。

國貿學者分析,中國貿易壁壘相關法條在2005年就上路,這次首度對台啟動。調查的品項還是自2002年我國加入WTO後就禁止中國輸台的品項,政治意味濃厚。

學者分析,依法啟動調查後有3種管道,目前兩岸協商方式機率不高,走WTO仲裁形同承認雙方是國與國關係,因此最有可能的就是以其他管道反制,例如拒絕我國同樣品項進入中國。

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顏慧欣說明,「向來的做法就不外乎是,禁止台灣的產品進口,找對稱式的農產品以外,他也去找我們的紡織品化工產品,去做對稱式的禁止我們出口到那邊去。」

學者建議,因中國商務在公告中揭示調查品項與化工、食品土畜以及紡織品有關,建議相關產業,可以開始布局,降低對中國貿易的依賴。

陸委會則聲明,我方未對中國開放部分產品進口的問題,曾進行磋商,因故未能完成,而這次中方宣布進行貿易壁壘調查,徒增對我方業者干擾,無助兩岸貿易進一步合作。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