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銷售eSIM缺乏保障 主責機關不清引議

出國旅遊除了用電信漫遊、實體網卡外,現在有不少人會買eSIM卡上網。eSIM不用另外換卡,只要掃瞄QRCode就能連上國外電信網路。不過消基會指出,eSIM卡對消費者缺少保護機制,有立委也不滿NCC與數位部皆回應非主責機關,要求1個月內釐清。

有別買網卡SIM卡換不停、又怕晶片鬧失蹤,eSIM卡數位化,不用插卡槽,掃QRCode連上國外電信就能用,少了WiFi分享器租還問題,更比電信漫遊價格低,成了海外上網新趨勢,卻也釀糾紛。

eSIM卡用戶鄧惟中指出,「7天的旅程,到了第3天的時候,那個eSIM就突然連不上了;到了第4天,我連打開個人熱點都不能開了。發生這種事情最困擾的就是,在國外的時候你其實沒辦法,求助無門啦。」

基會董事長吳榮達表示,「如果說我們真的在特殊狀況之下,例如說我們取消要出國了,目前來看大概所有的廠商,大概不會讓你退費。」

網路簡單搜索,滿滿品項任君挑選。

從第3方通路購買,註明售出不退換,萬一使用有疑慮,沒有售後服務可解決。消基會指出對消費者缺保護,那政府機關誰來管?

NCC主委陳耀祥說明,「如果是透過第3方銷售通路所購置的eSIM的這種方案,並不是在我國電信的服務範圍裡面。」

數位部長唐鳳也表示,「如果他所賣的eSIM是別的國家的,相當於國外NCC的單位的管制範圍,那應該是那個國家相當於NCC的單位負責。」

民進黨立委李昆澤批評,「兩位躲避球高手,那消費者的權益要如何來保障?」

eSIM卡使用越來越廣泛,NCC與數位部卻都說不歸他們管,引起立委不滿,要求1個月內釐清誰主責。

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