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消費緊縮 中低階自行車續去化庫存

全球通膨、升息造成消費緊縮蔓延,導致中低階自行車庫存持續去化當中。學者認為除非等到聯準會開始降息,美國經濟才有好轉的可能性,否則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可能都還是會受影響。

創新的黑色車架、前叉,並將下管與補給系統做整合,還能輕易調整個人化設定,確保選手在賽事間能從容移動,這是巨大車業的最新設計,拿下今(2023)年台北國際自行車展的創新金質獎。

巨大車業工程師張靜汝指出,「對於這種獨特比賽,其實消費者有很強烈的需求,他們需要一台好車,所以即便說有大環境有不一樣的因素,但這個需求一直都是存在的。」

去(2022)年底自行車龍頭巨大一紙延後供應商票期45天的信函曝光,讓各界注意到自行車產業的庫存壓力,雖然目前自行車產業仍面臨高庫存壓力,但根據經濟部貿易局2022年12月的草本統計,去年台灣自行車出口營收走揚,整體出口值達61.84億美元,比2021年成長23.4%,其中台灣傳統自行車去年出口量195.42萬台,雖然微減1.65%,但也因為平均出口單價提高到827.73美元,去年出口值大增23%。

不過今年出口不樂觀,上游供應鏈出貨恐怕不樂觀。

台灣自行車輸出公會理事長吳盈進表示,「缺的還在缺,但是很有可能有庫存的現在在等待消化,升息、通膨、戰爭、糧食各方面,這些事情多多少少會去擠壓我們所謂的所得分配,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就沒有之前那樣子那麼容易賣,這應該是百業,而不是只有自行車產業。」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說:「在2021年的時候美國的消費成長很快,但是他儲蓄維持在10%,但是到了去年年底儲蓄就已經降到只剩下2%,如果他的所得慢慢的已經沒有辦法應付他的支出,他們應該就是會直接減少消費。」

學者認為美國因通膨持續升息,讓許多家庭縮減筆電、腳踏車等非必要消費品的支出大幅下修,美國經濟至少要到聯準會開始降息才有好轉的可能性,否則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都還是可能會受到影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