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一家超市日前發生火災,原因是一輛停放在室內的電動自行車電池起火燃燒,雖然消防隊獲報後4分鐘就趕到,不過包括5名消防隊員在內,仍造成7人受傷,其中兩人傷勢嚴重。
嘉義太保市在下午發生重大車禍,有一輛小貨車撞上同向騎電動自行車雙載的兩名國小學生,造成2人當場沒有呼吸心跳,送醫不治。而小貨車駕駛和乘客也受傷,警方在調查事故發生原因,但初步從監視器看,小貨車疑似失控,速度相當快。
根據消防署統計,由電動自行車所引發的火警數量逐漸增加。以新北市來看,近兩年發生的案件,起火原因都是跟「過度充電」有關係,提醒要特別留意充電時間。新北消防局也呼籲,避免在日照雨淋的環境下,進行充電,都會造成短路風險。
微型電動二輪車過去最大的問題是違法改裝非常嚴重,改過的車可以很輕易騎到時速五、六十,但因為沒有牌照,形成取締及管理的困難。納管之後可望解決部分改裝問題,不過因為還是不用考照,在缺乏騎乘安全教育的狀況下,車禍數能不能下降,還是得繼續觀察。
11月30日開始,微型電動二輪車,就是俗稱的「電動自行車」掛牌納管了,這種利用電力、輕巧又不用考駕照的交通工具全國有超過44萬輛,去年一整年一共發生9000多起車禍,造成63人死亡。微型電動二輪車過去存在違法改裝的問題,但因為沒有牌照,形成取締及管理的困難。
根據統計,國內的外籍人士,車禍死亡的人數逐年攏咧增加,有旅遊業者認為,包括人行道的標線清楚、路裡嘛無英語的標示等等,攏予外國人霧嗄嗄,而且國民對交通規則的觀念嘛愛提升。
根據道安會統計,在台的外籍人士交通死傷件數,逐年呈現增加趨勢。有旅遊業者認為,人行道標線模糊不清、沒英文標示等原因,都讓外國人一頭霧水,甚至國人的守法觀念,也還要再提升。
今(27)日凌晨,有移工喝酒後騎乘電動車,遭巡邏員警攔下盤查,當場逮捕,全案依法移請偵辦。根據3月底上路的酒駕新制,10年內酒駕或拒絕酒測兩次以上累犯,可公布姓名、照片。警方也提醒,電動自行車屬動力交通工具,酒駕一樣受罰。
台南微型電動二輪自行車的傷亡事故逐年增加,就有民代指今(2022)年底恐破千件。對此南市府表示,配合修法電動車掛牌納管新制11月實施,現階段台南市警局則祭出秤重取締,7月中旬迄今已沒入38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