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動物園認養捐款用途惹議 園方:依規定辦理

高雄壽山動物園去(2022)年底重新開幕,但民代發現,動物園發包整建的4.4億工程款,有2億來自民眾認養動物的專戶費用,原本的捐款用途,近兩年只支出不到130萬,比例懸殊,引發議論。

雖是平常日,但17日下午壽山動物園人潮不減。遊客用售票機取票,再掃描進園區,相當方便。

去年底重新整修開幕的壽山動物園,有民代發現,相關設備整建的4.4億工程款,其中約2億來自民眾認養動物捐款,市府卻列不出支出明細,以委外案件無法拆開計算搪塞。

國民黨籍高雄市議員白喬茵指出,「這些設施的實際花費,它的單價分析表完全沒有給我們。因為據他們(觀光局)的說法,他們也拿不到。那我們難道,難道我們市府的錢、觀光局的錢就這麼好賺嗎?」

認養網頁載明,所得會用來改善動物生活環境或動物研究保育等,一般民眾每年500元認養金,可免費入園一年,鼓勵參與動物保育,市府也曾行文要求在地國營企業捐款。

但查看專戶收支表,前兩年捐款加總有2億多,但動物福祉、保育研究等費用支出,加總不到130萬,對照動物園整建經費,比例懸殊。

遊客認為,「跟原本的用意就是有差啊。」

認養人則表示,「步道什麼的,我覺得修建也不錯。除了他們照顧(動物)妥善,然後用這些,我覺得都可以。」

認養費用怎麼用,民眾各有看法。而壽山動物園則表示,動物園整建本身就是以提升動物福祉、改善動物獸舍及棲地為目標。

壽山動物園主任莊絢智說明,「相關的經費,用來改善動物圈養環境或展場更新;相關的辦法,也都依據市府在(民國)102年所訂定的《高雄市壽山動物園動物認養辦法》的規定相關來辦理。」

日前動物園才傳出長鼻浣熊相互攻擊的死亡事故,民代認為認養專戶是想改善動物生活及飲食,並非遊客設施;呼籲市府為不能替自己發聲的動物,多做點努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