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署最大的嘉義艦,大年初三結束勤務後,在台中港準備停泊時,疑似受到11級陣風吹襲,船身飄移擦撞台電承租的碼頭,造成嘉義艦的右後舷的飛行甲板處受損。軍事專家認為,雖然對船身安全沒有影響,但也顯示出台中港的潮差大,對船舶停靠是一大考驗。
工人搭著升降機,將船體受損的地方焊接,但還是可以看得出受損狀況。停靠在台中港的海巡嘉義艦,船體右後舷有明顯凹陷,因為撞擊鄰近的5A碼頭,目前停在駐紮的4C碼頭修復中。
這艘嘉義艦是海巡署4000噸級的大型巡防艦,船上配備火箭機砲外,還能搭載黑鷹直升機。24日年初三結束巡防勤務後,在台中港內準備掉頭靠泊時,因東北季風瞬間陣風達11級,船身往南飄移,撞擊到台電承租的5A碼頭。
海巡中部機動隊副隊長許宥鈞表示,「由拖船協助下,惟因海象惡劣、風勢過於強勁,仍導致船體局部擦撞台中港5A碼頭,經艦上同仁初步勘查,人船均安。」
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受傷,但卻造成5A碼頭受損,台電也向海巡署中部海巡隊求償。軍事專家表示,潮差大加上強勁東北季風,以及洋流的影響,都增加船舶停靠的不確定性。
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長蘇紫雲指出,「朔月跟望月之後,潮差會達到最大,也就是滿潮時是(平均)5.08公尺,低潮時將近是只有(平均)0.8公尺,來回相差4.3公尺左右。」
蘇紫雲表示,台中港的先天條件相對嚴峻,當遇上低潮位進港及東北季風進港,船舶停靠的難度會增加不少。建議應該增設碼頭緩衝塊,以及增加拖船的配置,才能減少意外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