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保育食蛇龜盜獵情況嚴重 屏科大團隊野放盼助族群繁衍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一級保育類的野生動物中,食蛇龜在10多年前被中國業者相中,成為炒作對象,因為價格高,盜獵情況非常嚴重。屏科大老師則帶著一批龜到東部山區野放,希望對野外族群的繁衍有所幫助。
長期關心瀕危龜的屏科大陳添喜副教授,與助理一起揹著龜,走向山林深處,準備野放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類動物「食蛇龜」。
野放點是一片廢耕的農墾地,附近有乾淨的溪流,原始的森林,食物充足,而且遠離聚落與道路。另外這塊地是公有地,也是陳老師的重要考量。
屏科大野保所副教授陳添喜提及,「公有土地有一個好處,甚至有需要的話,可以透過譬如說,劃定為重要棲息環境,去限制土地的利用。」
這批龜有些是原本要被走私到中國,被海關攔截後,住在收容中心的個體,有些來自私人養龜場棄養。
陳添喜表示,「讓牠慢慢離開,慢慢建立整個棲地的環境訊號,所以牠們可能要花幾年,才有辦法建立空間的資源的資訊。」
這裡原本有少量的食蛇龜,陳老師希望藉由野放健康個體、增加族群密度來提高公龜與母龜相遇的機會,讓原本的族群能順利繁衍,野放後還會持續監測與巡護,避免龜被非法獵捕。
陳祖傑/編輯